甲骨文诗经日历内页。甲骨文诗经日历。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为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时硕 摄□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孟月近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发布主题和主标识。乙巳蛇年春晚将以“巳(sì)巳如意,生生不息”为主题,与全球华人相约除夕、欢度农历新年。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张体义1月9日,“何以中国·以文载道”甲骨文书法作品推介展览在郑州商代都城遗址博物院开幕。甲骨留痕,文脉绵长。甲骨文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在拥有3600余年悠久历史的郑州,追寻中华汉字源头,探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举足轻重。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发布主题和主标识,视频中特别标注出了甲骨文“巳”的写法。 央视新闻视频截图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张弋蛟龙去,灵蛇来。日前,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发布主题和主标识。
共迎新岁,“字”庆佳节。甲骨文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是华夏文明源远流长的佐证。河南,又是甲骨文的故乡。如何用甲骨文写新春吉语?快收藏好这份来自殷商的蛇年新春祝福,春节期间,向亲朋好友送出你亲手写的甲骨文祝福语,一定会惊艳在场所有人。
12月4日,我国申报的“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9届常会上通过评审,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意味着2025年的央视春节联欢晚会将会是一场别开生面的“世遗版春晚”。
主播读经典、陪您说晚安,大家好!这里是闪电夜读,我是邹城融媒主播王永志,今晚与您分享文章《蛇年说蛇》。蛇年说蛇文/孙博甲骨文中的“蛇”字形象生动,呈现一条蜿蜒的蛇形,头部突出,尾部弯曲。此时的“蛇”多用于占卜,涉及自然现象、图腾崇拜或吉凶预兆,反映了当时人们对蛇的崇敬和恐惧。
原创 上海文联 上海文联新春快乐蛇年,当然要画蛇,作为中国传统十二生肖之一,蛇紧随龙后,通常被称为“小龙”。中国传统蛇文化源远流长,承载着多重意蕴。阖 家 欢 乐身 体 康 健诸 事 顺 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蛇既被视为智慧与神秘的象征,也常与吉祥、富贵等美好寓意相联系。
告别甲辰龙年,我们即将迎接乙巳蛇年。蛇,神秘而灵动,因其形象与龙相近,也被称为“小龙”,常被赋予力量、智慧和长寿的吉祥寓意。现代汉语中,“蛇”这个字,大家都很熟悉,左边是虫子旁,右边则是一个“它”字。都说汉字是象形文字,那为啥“蛇”字是这么写的呢?
来源:【贵州广播电视台-动静新闻】蛇年到,我们就来说说“蛇”!在甲骨文中,对于蛇的形态描述极其多样(见图1)。但是,这个时候它的音不读“shé”,而是读作“huǐ”。就是后来的“虺”,专指毒蛇中最毒的一种蝮蛇。其细颈、短身、三角形的大脑袋,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分布。
告别甲辰龙年,我们即将迎接乙巳蛇年。蛇,神秘而灵动,因其形象与龙相近,也被称为“小龙”,常被赋予力量、智慧和长寿的吉祥寓意。现代汉语中,“蛇”这个字,大家都很熟悉,左边是虫子旁,右边则是一个“它”字。都说汉字是象形文字,那为啥“蛇”字是这么写的呢?
巳巳如意:千年文脉里的新春祝福密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生肖与吉祥语的结合总能碰撞出别样的火花。2025年乙巳蛇年,“巳巳如意”这一祝福语悄然走红,看似简单的谐音梗,实则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基因与美学意蕴。本文将带您拆解“巳巳如意”背后的三重密码,探寻其如何在现代语境下焕发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