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9月19日电 9月18日,《新华每日电讯》发表题为《“鱼米之乡”兴起新农事——江汉平原现代农业走笔》的报道。长江及其最大支流汉江,在湖北中南部冲积出富饶的江汉平原。这里自古盛产水稻、鱼虾等物产,有着“鱼米之乡”的美誉。
小胡鸭生产车间(支点记者 郑玮 摄)作为荆州“4611”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板块,农产品加工业已成长为荆州市四个千亿级支柱产业之一。10月8日清晨,当荆州洪湖市大同湖管理区古村河的鱼儿跃出水面,渔民李伟开始了一天的忙碌。
中新网武汉3月19日电 (武一力)记者从湖北省政府新闻办19日召开的“奋战开门红 市长话经济”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八场获悉,荆州作为国家粮食主产区,在抓好稳产保供同时,全力促进农民增收。新闻发布会现场。武一力摄据介绍,荆州地处江汉平原,有“鱼米之乡”“湖北粮仓”等美誉。
弥市镇开镰收割大麦。梅闻 摄据湖北省荆州市农业农村局消息,该市夏粮夏油已进入大面积收获期,预计全市夏粮夏油收获面积608.7万亩,总产112万吨,比上年增加1.7万吨。该市共投入近一万台联合收割机保夏收,每天可以收50万亩以上。
编者按:乡村振兴,见证美丽蝶变;聚焦湖北,读懂共同富裕。为进一步讲好湖北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实践故事,央广网湖北频道特别策划推出《和美乡村 新画卷(第二季)“你好!新乡村”》主题调研报道,解码乡村振兴的“湖北密码”。
我省打造“江汉大米”省级区域公用品牌,首批授权10家企业。(记者 崔逾瑜 通讯员 孔剑 摄)“水润荆楚,江米如珠!”3月13日,湖北省优质大米省域公用品牌“江汉大米”在武汉正式发布,并公布《江汉大米》团体标准。湖北农发集团与省农科院共建的江汉大米产业技术研究院揭牌。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潘璐在“长江之腰”的湖北,米有N种吃法:酥脆喷香的三鲜豆皮、满嘴油香的重油烧麦、清香爽口的米酒。这得益于长江及其最大支流汉江,在湖北中南部冲积出富饶的江汉平原。实际上,湖北“鱼米之乡”的称呼由来已久。
荆州新闻网评论3月22日,荆州市污染防治攻坚暨“清渠洁岸·共同缔造”动员大会举行,荆州市市委书记吴锦出席会议并强调,“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和开展:‘清渠洁岸·共同缔造’活动,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党中央决策部署、省委工作要求的实际行动,是以流域综合治理为基础统筹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是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转变发展观念、推动共同缔造走深走实的实践探索。
城市谋发展,寻求新动能,投资是一条有效的路径。然而,作为投资商最看重的不仅仅是地方政策,更是一个地方的环境,这就是当前流行的提法营商环境。营商环境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试金石,也是助推一座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新质生产力。
荆州新闻网评论(评论员 李晓琳)7月1日,荆州市强县工程推进会议召开。会议强调,要学习借鉴“千万工程”先进经验,运用共同缔造理念,深入实施强县工程。浙江省自2003年全面推进“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以来,造就了万千美丽乡村。
江汉风报道:荆州,位于中部之中、湖北之中,得中独厚、拥江独优。翻开荆州历史,俯瞰荆江两岸,纵观全市发展,我们看到,千里荆江流光溢彩,鱼米之乡美名远扬,荆楚文脉钟灵毓秀,深耕一域通联八方。立足“水、粮、文、运”核心优势,荆州如何谱写新时代奋进篇章?
来源:【通信信息报社】2025开年伊始,中国电信凭借前沿科技,为传统食堂业态赋能,匠心打造数字食堂,让舌尖上的体验迈入智慧时代。湖北荆州全市534所中小学、50万师生日前迎来大喜事:中国电信荆州分公司联手市教育部门,建设湖北省内首个市级“数字食堂”监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