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欧洲杯,人工智能(AI)的“全视之眼”,比最狂热球迷的眼睛还要更密切地关注着比赛。升级后的半自动版本视频辅助裁判(VAR)融合了更先进的AI技术和嵌入足球中的实时跟踪芯片,不信就来看看它的辅助判罚有多精准吧!
张琳芃(左二)在队友朱辰杰进球被判无效后与主裁判穆罕默德·哈立德·胡韦什(左三)沟通。 图/新华社当地时间1月13日进行的亚洲杯小组赛中,中国男足对阵塔吉克斯坦一役,朱辰杰在第82分钟头球破门,但因队友蒋光太越位犯规被判无效,成为左右比赛结果的关键事件。
VAR(视频助理裁判)技术的引入,是为了减少甚至消灭足球比赛中的错判、漏判,然而这项技术本身,也可能成为争议的来源。比如在这个赛季的英超赛场,VAR的判罚就曾多次引发球迷乃至整个业界的争议,并未完全令球迷信服。
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李佳寅】2024年欧锦赛小组赛26日收官,包括VAR在内的科技手段运用成为本届赛事热门话题。正所谓“科技改变命运,VAR(视频助理裁判)决定球运”,越来越成熟的科技在欧锦赛上表现如何,它究竟是裁判员的“第三只眼睛”还是造成争议的“罪魁祸首”?
尽管中国足坛扫黑行动卓有成效,但是球迷仍旧对裁判团体的表现非常不满,认为诸多争议判罚已经超出了业务水平的范畴,尤其是某些球队经常获利,而有些则经常被黑,当然球迷对裁判判罚的吐槽一直没有停止,与是否进行反腐行动无关。
7月30日,中国足协通过官方渠道发布了2024中国足协杯视频助理裁判(VAR)系统合作项目竞争性磋商公告。这意味着本赛季足协杯1/4决赛至最终的决赛(共7场比赛),将引入VAR技术,从而帮助裁判员提升判罚的准确性。
极目新闻记者 陈凌燕绝望吗?打入两球,但都被VAR判为无效。于是,在北京时间6月18日凌晨,2024欧洲杯诞生了开赛以来首个大冷门——比利时队以0:1不敌斯洛伐克队。其中,比利时队的卢卡库曾打入2球,但都被VAR这位电子裁判给“吹”了。一时之间,四方哗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