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报新闻评论员 王红妮“一个人吃饭,一个人逛街,一个人看病……”据《工人日报》报道,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二三十岁的年轻人选择离开家乡,独自在大城市打拼。他们被形象地称为“空巢青年”,这个群体既承载着自我实现的梦想,又面临着种种生活难题。
大河网讯(记者 赵檬)近期,一则“95后空姐转行做陪诊师月入过万”的信息引发网络关注,除了对又一新型自由职业的好奇外,客群群体的“年轻化”更是引发网友热议。报道中的主人公“95后陪诊师”说:“许多人以为需要陪诊的基本上是老年人,但实际上年轻客户也很多,他们也需要精神陪伴。
原标题:二三十岁,独自在大城市打拼,一边享受自由,一边渴望陪伴……“空巢青年”,何以为“家”?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陈曦“一个人吃饭,一个人逛街,一个人看病,时常眼馋商家推出的‘第二份半价’……”28岁的姜阳来自山西,“北漂”4年,工作步入正轨,他却时常在偌大城市中感到孤独。
评论员张莉无爱一身轻,独居是精英。最近,网络关注“空巢青年”这一群体,不少年轻人表示被“确诊”,一人独居,两手空空,三餐外卖,四季网购。“空巢青年”一词很早就在网络上流行,那些与父母分居,在大城市租房的单身年轻人,被称为“空巢青年”。根据相关统计,2020年“一人户”家庭超过1.
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恋爱、不结婚、不生子,一个人独自生活。对于这些人,专家给他们取了个名字,叫做“空巢青年”。这个群体数量非常庞大,据统计,2022年中国空巢青年人数已经破亿,现在这个数据还在疯涨。专家预测:如果他们继续坚持不结婚、不生育,那未来就会有上亿个家庭绝户。
近年来,我国青年人口总体在不断减少,但单身青年数量却逆势增长,选择成为“空巢青年”的更不在少数。关于单身青年群体,已有研究发现其往往在未来信心、主观地位、主观收入等感知方面以及财富方面更为脆弱或劣势,但不能否认单身也可以给青年群体带来更多的自由乃至维持身心健康。
前情回顾:前面文章提到了婚姻对工作的助力,着力理清面对婚姻与工作需要有的好心态。本期从如何对待自己的父母进行思考,希望通过阅读本文给自己一个关心自己父辈而又遵从内心的理由,让自己能够热情而温暖,明白他们最大的心愿就是期待我们年轻人过得好。
「空巢青年」指的是与父母及亲人分居、单身且独自租房的的年轻人。2022年,空巢青年人数预估将破亿。据 @南风窗,2021 年我国「空巢青年」数量预计上升至 9200 万。人民智库发布的数据显示,绝大多数「空巢青年」是主动选择独居。
如今在留守儿童、空巢老人之外,又多了空巢青年这一名词。手机电脑两点一线,租房独身活在城市之中。有人说这是时代的宿命,但也有人说这不过是一部分人的选择。不知道你们怎么看待这个现象,这真的是时代的宿命吗?楼主看到这个名词时,是有些恐惧的。
空巢青年,指的是与父母及亲人分居、单身且独自租房的的年轻人。远离故乡、亲人,独居生活,缺乏感情寄托,缺少家庭生活,独自在大城市奋斗打拼,而大城市的繁华和生存压力让他们显得更加孤独。一项调查显示,64.3%的受访者表示自己身边的“空巢青年”多,缺乏感情寄托(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