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在科技领域进行了长期的探索和努力,经历了多个阶段的发展。总体来说,新中国成立后科技发展的情况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科技体制改革: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科技体制建设相对滞后,存在着缺乏科学规划、管理不规范、人才流失等问题。
23与2525年前的今天(1999年9月18日)“两弹一星”科技专家表彰大会在人民大会堂进行曾参与“两弹一星”工程的科技专家们共同接受共和国给予的表彰其中作出突出贡献的23人获得“两弹一星”功勋奖章6020世纪50年代面对严峻的国际形势为抵制核威胁和核讹诈党中央毅然作出发展原子弹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郭闻千年前的宋朝科技,对今天的中国乃至世界,仍然产生着深远的影响。正如英国著名科学史家李约瑟所说:“每当人们在中国文献中查找任何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主要焦点就在宋朝。
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为推进科技现代化,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在科技事业实践探索中将科技现代化提高至技术革命高度予以重视、注重协调科技水平整体提升与关键核心技术重点攻克的关系、注重在顶层设计与目标导向中实现科技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
在2000年9月28日出版的 《人民日报》上,刊登了一篇题为《科教兴国战略全面实施,科技教育事业成就卓著》的报道,文中写道:“回放‘九五’的一路凯歌,科技和教育是其中的优美和弦,‘科教兴国’战略成为本世纪最后5年的时代强音。” 科教兴国战略为何被誉为20世纪最后5年的时代强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