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000年前的长江中游地区,水系发达、农田肥沃。生活在这里的屈家岭先民勤劳智慧,他们夯实“地基”、盖起三层楼阁式建筑;他们筑造起规模庞大、多功能的水利设施,抵御水患、灌溉农田……一系列考古新发现为世人展现了江汉平原早期文明图景。
3月22日,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发布会在北京举行,经激烈角逐,荆门屈家岭遗址入选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这也是继2021年云梦郑家湖墓地、2022年郧阳学堂梁子遗址入选之后,我省连续三年获得该殊荣。
来源:【中国文物报】2024年11月27日至29日,“逐光而行·追溯传承——纪念屈家岭遗址发现七十周年学术研讨会”在湖北荆门市屈家岭管理区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学者相聚屈家岭,共同回顾与总结屈家岭遗址的考古工作,有关屈家岭的真知灼见你来我往,相互碰撞交流。
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近日在北京揭晓,湖北荆门屈家岭遗址入选。屈家岭遗址位于湖北省荆门市屈家岭管理区,地处大洪山南麓向江汉平原的过渡地带,是以屈家岭为核心,包括殷家岭、钟家岭和冢子坝等十余处地点为一体的新石器时代大型遗址,距今约5900-4200年。
湖北日报讯 (记者艾红霞、通讯员喻洋)9月21日,京山市石龙镇种植基地里,国宝桥米丰收节拉开序幕,200余人齐聚现场,在稻田里说丰年,聊丰收,望丰产。伴随着开镰仪式启动,不少家长带着孩子迫不及待下田收割稻谷。
【编者按】又是一年“考古时”。即日起,“考古2023”系列稿件将陆续见刊,这是澎湃新闻·私家历史连续第五年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合作,邀请多位学者撰写总结性稿件,对过去一年中国的重大考古发现做全时段、全方位梳理,以飨读者。
极目新闻首席记者 戎钰摄影记者 肖颢通讯员 黄敏“荆楚文化是悠久的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地位举足轻重。”这句话的含金量,走进博物馆才能更深切体会。那些跨越数百万年的国家宝藏,于静默不语中为人类解答“我们是谁?从哪里来?
最近,发掘出五千年前的“一次性纸杯”的屈家岭遗址被写入了2025年湖北省人民政府工作报告这颗距今已有5000多年的“长江遗珠”见证了长江中游地区文明起源与发展更承载了荆楚文化的深厚底蕴今天的江湖寻宝图鉴就带大家一起走进那些“老字辈”的荆楚文物领略荆楚五千年的魅力五千年前的“一次性
日前,由中国文物报社、中国考古学会主办的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会在京举行。经项目汇报会、综合评议,山东沂水跋山遗址群成功入选。跋山遗址群是对以山东省沂水县跋山遗址为中心的80余处旧石器时代遗存的总称,其中沂源县2023年新发现的沂河头遗址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11月4日下午至5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在湖北省孝感市、咸宁市考察了云梦县博物馆、嘉鱼县潘家湾镇蔬菜长廊和四邑村了解当地加强文物保护研究利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等情况两年前2022年10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安阳考察时曾指出“中国的汉文字非常了不起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