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2年4月16日魏玛德国外交部长瓦尔特和苏俄外外交部长格奥尔基在热那亚郊区拉帕洛签署《拉巴洛条约》,宣布双方放弃根据《布列斯特和约》和《凡尔赛和约》向对方提出的领土与赔偿要求,两国关系正常化并“友好合作,在经济上互惠互利”。
德国八十年停战协议解除。近日,网络上流传关于德国八十年停战协议解除的消息,引发了广泛关注。然而,经多方查证,这一说法并无历史依据,实为谣言。二战结束后,德国于1945年5月8日签署了无条件投降书,标志着欧洲战场战事的结束。此后,德国受到《波茨坦协定》等一系列国际协议的约束。
自从1939年9月1日德国闪击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德国只用了不到一年就推平了整个欧洲大陆,欧洲只剩下躲在英国本土的英国人和东边的苏联,德国海军不如英国海军,跨不过英吉利海峡,所以接下来的对手只能是苏联,德国在筹备对苏联的“巴巴罗萨计划”时,苏联也在筹备对德国的“大雷雨计划”。
1918年11月11日停战协定的消息在英国和盟国国家引起了喜悦和庆祝,但在德国,反应却不同。许多人认为,如果德国坚持再久一点就可以取得胜利 --这种中途放弃的错误行为被归咎于一个男人。很快,阴谋论传播开始,认为德国并没有真正被战争打败。
一个武装夺取政权的社会主义国家,未经全力抵抗同一个帝国主义国家签订了一个丧权辱国的和约,在这份和约中社会主义国家丧失323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和近五千万居民,而且在被占领区有占全国煤炭开采量的90%,铁矿石的73%,54%的工业以及33%的铁路。
欧洲被美国按在地上摩擦,被各种收割,产业外流,资金外逃,一天比一天衰落,却依然将美国视为自己最贴心的盟友,将美国价值观看做自己的终极理想。欧洲,到底是咋想的?其实,我们看看二战时的维希法国,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为了彻底羞辱法国,德国方面甚至找来了1918年那节签协议的火车,按照希特勒的命令它被放在22年前所在的位置也就是车站中央的轨道上,通向车站中央的林荫道前还有座法国人树立的雕像,上面雕刻着一只跌落的德国鹰,最后法国代表签字了,希特勒对法国的羞辱得逞了,威廉二世四年没有完成的目标被他一个多月就完成了。
1918年年初,苏俄在德军打击下被迫签订了《布列斯特和约》,退出一战,德国终于不用在两线作战了。但是,之前的日德兰海战没有突破英国的海上封锁,陆地上堑壕战日复一日的对峙,德国经济已经濒临崩溃,美国也在这个时候宣布参战加入对同盟国的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