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9月9日讯24小时待命,一天100多个电话,每天加起来睡眠不足4个小时,赵建平每天穿梭于专家组会议、会诊、隔离病房间,和过去3个月的每一天一样,他说:“越是难的病例越是要用心。在担任湖北省专家组组长前,我首先是一位医生,我必须坚守在重症患者旁,与病毒战斗到底。”
华中大同济医院呼吸内科主任赵建平教授团队的一项环境与肺纤维化发病的医学研究分别发表在呼吸领域顶级期刊《欧洲呼吸杂志》及国际著名期刊《自然·通讯》上,研究首次系统揭示环境因素介导肺纤维化发生发展的机理,开发出靶向MBD2和ACP5等治疗新方案,为肺纤维化的基础研究及临床治疗提供新方
河北疫情,仍在持续。一方有难,八方必援。连日来,北京、天津、江苏、浙江、湖南、广东、江西等地纷纷派出专业队伍,支援河北开展核酸检测和流调溯源等工作。同时,来自全国各地的国家级医疗救治专家力量也陆续在石家庄、邢台等地汇集。
“赵建平在我们村做的好事、实事太多了,他全心全意为村里的百姓服务,我们真心感谢他……”日前,一封饱含深情的感谢信送到了长治医学院附属和济医院,落款是平顺虹梯关乡芣兰岩村全体村民。同时送上的还有一面印有“乡村振兴好干部 倾情为民办实事”的锦旗。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
回忆起抗击疫情最吃劲的时候,华中科技大学常务副校长、附属同济医院院长王伟感慨万千。抗疫期间,同济医院主动改造两个院区,收治了3300多名新冠肺炎重症、危重症患者,成为武汉集中收治重症患者最多的定点医院。
2月以来,位于武汉的华中科技大学已有5位教授逝世,其中3位因感染新冠肺炎。他们之中,有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机械工程专家,有著名预防医学教育家、妇幼卫生专业创始人,有退休后被返聘、从事器官移植近四十年的专家,有在生物相关领域做出了重大贡献的教授,也有致力于中国社会福利政策研究的教授
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做到慢性疾病早发现、早治疗,是防止因病致贫返贫,推动健康中国建设,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工作。近年来,平鲁区医疗集团积极落实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各项措施,组织家庭医生团队下基层、进家庭开展慢性病患者管理工作,受到了群众的一致欢迎。
极目新闻通讯员 王敏 张全录新年伊始,武汉医疗界就传出好消息:中部地区龙头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以下简称同济医院)与湖北省内唯一三级甲等呼吸疾病专科医院武汉市肺科医院联手共同建立“同济武汉市肺科医院医联体”,双方在临床科研、学科建设、专科联盟、信息互联互通、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