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产房里,随着新生儿的降临,我们经常会听到医生或护士轻声而坚定地说:“一定要让宝宝哭出来。”听到这声哭声,准父母就会意识到,自己的身份升级了,已经从准父母变成了父母,自己在这个世界上又有了血脉相连的人,而且是自己的继承人,自己以后身上的责任也更重了。
孩子出生的时候,医生都会紧张地等待从孩子嘴里面发出惊天动地的哭声,如果孩子不哭的话,还会用手指去弹孩子的脚底,或者拍孩子的屁股,一定要让孩子哭出来。小婴儿的哭声暗示着7种信息,妈妈要学会听,才能更好地照顾宝宝。
宝宝饿了,尿尿了,拉粑粑了,生病了,想让妈妈抱了都会哭。下面列举了一些宝宝哭 闹的常见原因、哭闹时的表现,以及相应的处理方法:宝宝饿了:当宝宝觉得饿的时候,他的哭声会比较洪亮、短促、有规律,通常是在该喂奶前发生,并且宝宝的头会来回晃,好像在寻找东西,嘴也在进行吮吸。
突发、很大声、让人心慌,持续时间很长,宝宝会哭得上气不接下气,还常常会有一个长停顿,之后再重复一次长停顿,尖声大叫,这样的哭声通常发生在对突然的刺激做出激烈的回应,比如打针是针头的刺激,如果没有特别的原因,宝宝发生这样的哭声,需要仔细寻找宝宝全身上下有没有受伤的地方,比如手指被头发缠绕后受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