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片/视频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张中 通讯员 韩军 亓新颖 进了腊八就是年。“二十三,糖瓜粘。”每年农历腊月二十三小年这天,人们都有祭灶的传统,家家户户都会买上几个糖瓜来辞灶。“陈家楼、燕家庄,谁家没有个破糖筐?
记者 于泊升 刘桂斌 亓玉飞“糖瓜出锅喽!”随着一声喊,几位老师傅从里屋拉出一根四五米长的“糖带”,在绳子的切割下,一个个圆滚滚的糖瓜脱落……“二十三,糖瓜粘”,临近小年,济南市莱芜区的陈楼糖瓜在市场上逐渐火热,在作坊生产中,刚做完一锅就会被立马打包拉走,有的订单需求高达上万斤。
原君芳提起故乡的糖瓜,那种甘甜馨香的滋味一下子在唇齿间溢开来。如今已到知天命的年岁,但扎根于记忆中的味道,却久久难忘。我的故乡坐落在威海市文登区西南方向的一个山脚下,名字叫:脉田村。糖瓜是我们村的特产,已经有几百年的制作历史了。
●编者按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做豆腐……”民谣里的传统年俗,寄托着中国人的春节仪式感。腊月廿三起至除夕,新时报推出“网络中国年·年味看济南”视频专题,每天带你了解一种传统年俗的济南特色,一起感受属于济南的“年味”。
陈楼糖瓜又“火”了!近日,中国烹饪大师、第六届世界烹饪大赛特金奖获得者、美食自媒体“夏叔厨房”创作者夏天走进莱芜区杨庄镇陈楼村,拜师老手艺人陈佃起,学习制作陈楼糖瓜,视频一经发布便引发全网关注,同时也再次带火了陈楼糖瓜。截至目前,该条内容抖音点赞量已突破200万。
莱芜糖瓜:甜蜜的年味儿2023-01-21大众日报 07版□ 本报记者 唐晓宁 本报通讯员 张莹“二十三,糖瓜粘”,农历小年祭灶神,家家都有买糖瓜辞灶的传统。糖瓜是用黄米和麦芽熬制成的瓜型糖球,为鲁中地区独有的甜食,其制作技艺被列入山东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卖糖瓜来,陈楼糖瓜又脆又甜!”在莱芜区杨庄镇的大集上,赶集的人们就会听到卖糖瓜的吆喝声……北方“小年”将至,作为莱芜的风俗习惯,这时候家家户户都得买点糖瓜,有自己用的,也有送朋友的,成了年节不可或缺的甜品美食。
中国人过年,少不了各色各样的美食,蒸馒头、做糖瓜都是忙年的重头戏。眼下,各种各样的花式面馍开始走俏,做糖瓜的老手艺人又忙活了起来。我们一起到即墨、胶州去看看。走进青岛即墨的这家面艺坊,工人们正忙着赶制春节的订单。
“老板给我割点肉,明天小年包饺子。” “都来尝尝‘吃一口香三年’的咸鱼。” ...... 2月1日,腊月二十二,寒潮强势来袭,济南市莱芜区迎来了一场大雪。虽然天寒地冻,但却挡不住大家赶年集的热情。一大早,口镇大集上就人头攒动、热闹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