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但凡是玩儿出了讲究的玩意儿,现在都成了一种文化。玩儿鸟就是这样,本是人们闲暇时玩乐的东西,现在已然成了一种文化——鸟文化。老北京人喜爱养的鸟大致可分为鸣叫类、观赏类和驯养类。沼泽山雀,煤山雀,红蓝靛颏,画眉、百灵、黄雀儿(音:巧)等归为鸣叫类。
春暖花开,各种昆虫也活跃起来,小区花园的树林里,一群以昆虫为食的小山雀。吱吱吱的叫声尖细刺耳,这是鸟群联络的叫声。小山雀个体极小,身子也就比个拇指肚稍大,像精灵一般在树林里觅食,林间翻飞,只闻其声却难见其影。
关于老北京何时开始养鸟的问题,现在大部分人都认可是自清兵入关后,八旗子弟都有了自己的铁杆庄稼,不用再去奔“嚼谷儿”了,一天到晚的没有事干,人活着总不能混吃等死吧,于是就有了养鸟、养鱼、玩虫儿、盘鸽子的活儿。
从清末到民初,北京的四九城遛鸟的人很多,《燕京杂记》里说:“京师人多养雀,街上闲行车有臂鹰者…我表姐家有一只小白玉鸟,不搁笼子里就散养,它在屋里飞来飞去,认定了自己是这个家的家庭成员,一到饭点就飞到饭桌上等着,瞧瞧今天吃什么。
还记得小时候常吃的野味儿吗?上山捡野生菌、打野果子、挖野菜;下河抓螃蟹...一起看看,都吃过哪些?▼▼▼在小编老家有一种说法,叫“下太阳雨后山坡上要长菌”,就是下雨的时候不是阴云密布,而是阳光普照,太阳雨之后小伙伴们就约起上山坡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