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生活中经常有这样的人,感觉一直在咳嗽,嗓子里痰很多。但是尝试了很多祛湿的药物,却没有很明显的效果,这是因为没有调理对,不过也不用担心,逍遥丸大家应该都熟悉,那今天张医生给大家分享逍遥丸的三个搭配,帮大家除尽一身湿气。
大家好,我是赵医生,现在社会中,大多数人身上都存在湿气,中医上讲:“生百病”,如果一个人体内有湿气,那么久而久之,就会生成各种病症,比如湿疹,皮肤瘙痒,肩周炎,便秘以及各种妇科炎症等等,因此想要健康,首先就应该祛湿,那么怎么判断体内有湿呢?
现在人大部人都属于脾胃虚寒,可能生活中不注意饮食,吃些生冷寒凉的食物,然后伤到了脾胃阳气,导致脾胃受损,所以逐渐开始出现一些小腹发凉,脾胃消化吸收差,吃点东西就胀肚子,或者嗳气,并且大便时不时的还会稀溏不成形,甚至其中还夹杂着一些没有消化的食物,另外脾胃受损后,无法运化水湿,所以还会夹杂着出现一些湿气重的症状,比如刚才提到的大便稀溏,以及四肢困重乏力,头面爱出油等等;
湿哒哒,湿气重得心里都快长苔藓了~今年是大寒湿之年,无疑了。纵看过年后到往后一周的天气来看,今年是寒湿交杂的,那么本期,我们邀请张从森主任为我们讲讲如何巧妙祛湿吧。01几个湿气“重灾区”中医认为,湿为阴邪,性质重浊、黏滞。
根据临床数据观察发现,这几年脾胃虚寒的人日益增多,他们大多数是因为饮食不节制,贪食生冷寒凉食物,外加不运动,过度伤阳耗阳,导致脾阳亏损,从而表现出胃脘冷痛,手脚冰凉,食欲不振,大便稀软不成形等情况,那有人就说了,自己平时也用附子理中丸和参苓白术散了,为什么没一点改善呢?
脾虚湿重的人,记住一句话,补脾重在升阳,因为脾胃最怕的就是寒湿,而阳气能制住寒湿,阳气就像是太阳,可以祛湿散寒,而且脾胃的运化工作,也是需要脾阳来助力的,脾阳充盈,水谷精微才会正常被吸收并运输到全身各处,避免造成水湿停滞,所以升阳是补脾的关键,不能缺少。
那今天,来跟大家分享两味药搭配,不仅能健脾祛湿,还能温阳散寒。中医讲:脾胃是生湿之源,脾胃运化水液功能下降,水湿容易堆积在体内形成湿气,那这种情况下祛湿的关键就在于健脾了,而四君子汤正是益气健脾的良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