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特根斯坦“颜色语法”的逻辑分析肖德龙摘要:对颜色概念的研究推动了维特根斯坦的思想向后期转型的历程,并且贯穿了其余生的近乎全部著述,因而不得不说是一个极重要而颇宏大的研究课题。他作为一位哲学家和逻辑学家对颜色语法做了深入地研究,并以一个八面体将其中的诸规则给予了直观而明了的展示。
以下文章来源于麻花地 ,作者麻花地维特根斯坦成长在一个顶级巨富家庭,父亲是欧洲有名的钢铁巨头,上中学之前,维特根斯坦受的教育是贵族们才有的私塾教育,中学以后,维特根斯坦才去了公立学校。在公立学校里,由于维特根斯坦的贵族气息,让平民出生的同学很是看不惯,同学们经常对他冷嘲热讽。
欢迎关注“众园”! 文 | 施经来源 | 《江淮论坛》2019年02期《逻辑哲学论》是维特根斯坦第一部正式出版的著作,时至今日,这部著作中的许多命题究竟是什么意思依然很难达成共识,“图像论”即为一例。对于图像论,研究者持有各不相同的见解,但从中可以提炼出两种基本类型。
维特根斯坦是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其研究领域主要在数学哲学、精神哲学和语言哲学等方面,曾经师从英国著名作家、哲学家罗素,在此之前,罗素也曾建议维特根斯坦拜入弗雷格门下,后经弗雷格与维特根斯坦的深入交流后发现,维特根斯坦思考的问题更偏向哲学,而非数学,所以又将维特根斯坦推荐回罗素。
原书名:what is this thing called philosophy of language?A. Richardson and T. Uebel editors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Logical Empiricism. Authoritative compendium with top-drawer contributors.
有谁可以说服大海让它变得通情达理?摧毁蓝色的琥珀、绿色的花岗岩它能从中得到什么?——聂鲁达《问题集·五十》柯施(Kenneth Koch)有几行诗描述句子的诞生颇有趣味——一天,名词们在街上扎堆儿。一个形容词从它们面前走过,她黝黑美丽。名词们看呆了,心动了,改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