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朋友说倭寇的崛起与犹太资本有关系,还有人说苏联也跟犹太资本有关系,先不说它们是不是与犹太资本有关系,你心目中有没有这样的疑问:倭国作为中国东边的一个比中国还落后的岛国,西方列强明明有能力将其变成殖民地,但倭国却突然像打通了任督二脉,领导阶层的脑袋像是突然从野蛮转换成了现代文明?
2022年的诺贝尔奖已经尘埃落定,有人统计了历届获奖者中的犹太人名单,数量着实让人震惊。全球犹太人超过两千万,其中五分之一以上在美国,一个并不庞大的族群却诞生了如此之多的以科学家为代表的精英人士,联想到曾经的“河豚计划”,这个族群令人敬佩,也令人警惕,犹太人身上的一些特质如重视教育等确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我们中国人也重视教育,但似乎犹太人的效果更好一些。
值得注意的是,小说对犹太身份的认知入木三分,不仅仅是承续了惯常的美籍犹太人身份冲突的故事,更重要的是把对犹太身份的认识放在历史的大背景中,一方面讲述其渊源,另一方面则是透视背后的政治问题,从深层次上探讨由宗教到族裔再到种族行为间的关联,由此衬托在历史和当下世界中一些犹太人所作所为的缘由。
2022年,数十万俄军在“去军事化”、“去纳粹化”的感召下悍然向乌克兰发动所谓的“特别军事行动”,一开始看似一边倒的战争却持续两年多之久,那么这场伤亡数十万人的战斗对于俄国来说是否真的是为了“去纳粹化”?
按 1997年,菲利普·罗斯凭借《美国牧歌》摘得普利策文学奖。我们每个人来到世界上,并非以抽象的个人身份到来的,而是与生俱来携带有一个国家、一个种族、一个民族、一个性别、一种语言等印记,这些身份网络构成每个人自我塑造的基础。
杜先菊2004年,菲利普·罗斯发表《反美阴谋》时,我没有读。作家众多,多产作家写的作品更多,罗斯的《人性的污点》我倒是认真读了,《反美阴谋》却要等十六年后,电视剧拍出以后才读。一边看着电视,一边读书,手机上读读,Kindle上读读,把书也读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