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福州9月6日电 题:非洲青年圆梦中国:收获成长作者 叶秋云“求学、工作、结婚、生子,人生的几大重要阶段,都在福州完成了。”现在,来自卢旺达的华尔特·南吉姆瓦(Walter Nsengiyumva)正考虑定居福州。
非洲大地上分布有不少葱茏竹林,是宝贵的自然资源,也蕴藏着绿色发展的生机。在中非双方大力推进下,中国的竹藤品种和技术在非洲落地生根,种植者、手工艺者、研究员等从业群体规模不断扩大,竹产业在非洲大地上“拔节生长”,竹子日益成为当地民众眼中谋求脱贫致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金子”。
卢旺达青年伊萨巴约中文网名叫“波波”。2019年他在中国学习期间接触到中国的社交媒体,并对短视频内容产生了兴趣。最初他在快手平台上制作并发布自己演唱中文歌的视频。2021年他开设抖音账号发布视频,并迅速走红,目前在全网已拥有超过400万粉丝。
有一支青年歌手团队,成员来自非洲国家卢旺达,近年来他们演唱了上百首脍炙人口的中文歌曲。今年4月,这支卢旺达青年歌手团“卢旺达青年团队”第一次来到四川成都,在凤凰山体育馆演唱歌曲《成都》,惊艳全场且风靡网络。不少网友夸他们是“中文歌十级选手”。卢旺达青年团队,右一为队长波波。
来源:新华社中国,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非洲,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大陆。中非因相似的历史际遇、共同的历史使命心心相通、紧密相连,携手推进合作共赢、和合共生、文明共兴的历史伟业,共创中非美好未来。木薯,是世界第六大粮食作物,非洲有40多个国家种植木薯。
人民网内罗毕1月29日电 (记者黄炜鑫、通讯员张晓昆)南苏丹瓦乌消息:中国第15批赴南苏丹(瓦乌)维和部队“和平·友谊”庆新春文艺晚会日前在维和工兵营院内举行。活动现场。张晓昆摄活动现场。张晓昆摄百节年为首,四季春为先。
一支来自卢旺达的青年乐队,因翻唱中文歌曲在社交平台上收获1000多万粉丝,网友点赞留言称他们是“唱中国歌最好听的外国人”。今年他们从非洲的家乡一路唱到中国,一曲《成都》深情款款,惊艳全场,“没想到在中国我们的歌曲会那么受欢迎”。
来源: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绿树掩映中的卢旺达大学孔子学院生机盎然,景色宜人的校园里,莘莘学子或在树荫下埋首读书,或三三两两在绿草夹道的小径上悠然漫步。卢旺达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曾广煜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采绍说,这是卢旺达第一所,也是迄今为止该国唯一一所孔子学院。
2024年6月,国际菌草产业发展研讨会在福州召开。非洲卢旺达青年马文博,面临博士论文的关键难题,他向“菌草之父”林占熺的女儿林冬梅寻求帮助。作为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的林冬梅,带领马文博深入内蒙古阿拉善沙漠、宁夏黄河流域以及闽宁镇等地,体验和探索菌草栽培与转化技术。
成都我们来了。大家好,最近很多人问我们为什么不开播了?说实话,兄弟姐妹们,我们每次开播会停电,不停电就会网络卡,所以我们受不了了,决定了先去中国工作一段时间。中国不停电,网络也非常好,所以我们先去中国试一试。
金秋十月,家国共好,中华人民共和国迎来75周年华诞,广袤的中华大地奏响踔厉奋发的新时代乐章。千里之外,万里之遥,中国建设者跨越山海,投身“发展路”“梦想桥”“繁荣港”建设,以昂扬奋进姿态为祖国送上生日祝福。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11月的四川又迎来一批重量级嘉宾!全球五大洲30个国家的43个外国友城代表团,共300余名中外嘉宾齐聚成都,共同参与2024四川国际友城合作与发展大会,而这只是四川遍及全球的国际友城的一部分代表。一座城市的国际范,从其国际朋友圈可见一斑。
⇧点蓝色字关注“央视一套”比利时天堂动物园创始人为宠大熊猫在法国种了一片竹林?卢旺达共和国驻华大使在中国直播间卖咖啡,咖啡火速售空?马达加斯加的纸币上为何绘制着杂交水稻?为什么越来越多国家的民众开始对龙舟竞渡着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