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女性罹患乳腺癌的几率呈上升趋势,早期选择全切还是保乳,一直是很多患者和医学界关注的焦点,过去罹患乳腺癌,医生会建议对乳房进行一个全切,但是目前,随着医疗水平的进步,保乳手术已经成为患者的优先选择。
中国和美国的乳腺癌外科水平可能“不相伯仲”?乳腺癌保乳可能比全切的生存率更高?……随着医疗技术的蓬勃发展总有些新观点、新技术是我们万万没想到的。在此,良医汇特邀山东省肿瘤医院大外科、乳腺病中心主任王永胜教授来为大家科普乳腺癌外科治疗近年来的新变化。
乳腺导管原位癌,作为早期乳腺癌的一种,预后相当乐观。经过手术治疗,多数患者能够取得治愈的效果,其未来的健康状况往往不会受到显著影响。然而,这些患者却不得不面对一个挑战:尽管保乳手术已在临床中证实其效果与乳房全切相近,但乳腺导管原位癌的特殊性却使得保乳手术并非理想之选。
资料来源:FISHER B, ANDERSON S, BRYANT J, et al. Twenty-year follow-up of a randomized trial comparing total mastectomy, lumpectomy, and lumpectomy plus irradia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invasive breast cancer. N Engl J Med, 2002, 347: 1233-1241.
乳腺原位癌是一种非侵入性,比较早期的乳腺癌,也称为非浸润性乳腺癌。也就是说肿瘤只在发生部位待着,没有往其他地方跑,也没有侵犯它周围的其他组织。它们通常很乖巧,一般不会引起乳房肿块或其他明显的症状,当然这也让人比较难以察觉,一般都是在体检的时候发现的。
近日,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乳腺科副主任唐军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与国外乳腺癌发病情况不同,我国的乳腺癌患者高峰期在40-45岁,目前乳腺癌保乳手术的比例逐渐增加,但是乳腺癌保乳手术后,20%的患者乳腺出现变形,因此如何提高保乳率,同时又保乳手术做得更美,这是乳腺科医生面临的一个问题。
极目新闻记者 晏雯摄影记者 王永胜视频剪辑 彭颖通讯员 罗俊华 王芳2020年,乳腺癌首次超过肺癌,成为全球第一大癌症,而据最新发布的湖北省癌症年报显示,乳腺癌是35岁至64岁年龄段发病最高的癌症,是名副其实的“红颜杀手”。很多时候,面对疾病的无助、恐慌,来自我们对它的不了解。
为什么乳腺导管原位癌很难保乳?秦皇岛市妇幼保健院乳腺外科副主任医师杨良权表示:乳腺导管原位癌是一种常见的乳腺癌,也是预后最好的一种类型。很多患者会问,既然是早期的导管原位癌,为什么还要进行乳房全切而不能保乳?以下就以它的特点来具体分析一下。1.
最新数据显示,乳腺癌已经超过肺癌,成为“全球第一大癌”。但它没有大家想的那么可怕。这是一个可防可治的疾病,如果处于乳腺癌早期的话,治愈率可以达到90%以上。而在乳腺癌的全程管理中,放疗是非常重要的治疗环节。什么是放疗?它在乳腺癌的治疗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来源:【环球时报健康客户端】联合辅助放疗 生存优于全切受访专家: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副院长 吴 炅 □乳腺外科副主任医师 陈嘉健本报记者 徐 盈专家小传:吴 炅,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副院长、教授,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肿瘤医师分会副主任委员根据世界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