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性的蛋白尿常见于运动以后的蛋白尿以及泌尿系感染、发烧、寒冷刺激,年轻人在直立状态下由于脊柱前突也可以出现蛋白尿,生理性蛋白尿把医生情况纠正以后可以消失,主要是病理性蛋白尿,包括肾小球性蛋白尿、肾小管性蛋白尿、溢出性蛋白尿以及组织性蛋白尿等。
临床故事李老师,62岁,是个退休的教师,每次体检尿常规都正常,尿蛋白都是阴性。前两年体检时增加了一项——尿微量白蛋白/肌酐,结果李老师的尿微量白蛋白升高,比值也增高,吓他一跳,回头看自己的尿常规仍然正常究竟是咋回事呢?
尿蛋白高是生活中很多人都会遇到的情况,但是很多人都不重视,导致后面危及肾脏才后悔莫及。生理性蛋白尿常见于食高蛋白饮食后,精神激动、剧烈运动、长时间受寒、妊娠等,都可能出现暂性的蛋白尿,但尿蛋白定性一般不超过+。
做 24 小时尿生化或者 24 小时的尿蛋白定量时,需要准确的留取 24 小时的尿样本,注意留尿需要“去头留尾”:比如:一般我们可以在早上 8 点起床以后,把第一次晨尿排掉不要,然后开始计时,把在 24 小时之内,所有排出来的尿,全部要储藏在同一个干净的容器当中,记住在第二天早上 8:00 排出来的尿也要储藏在内。
这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当尿蛋白流失量很多的时候,如24小时尿蛋白定量1-3.5g,甚至达到肾病综合征,经过积极的治疗后,尿蛋白持续下降,自己心情也很好,但到了0.5g以下的时候,很多患者就是无法降至0.15g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