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0月15日电 荷兰研究人员近日在英国《自然》杂志上发表论文说,他们开发出一款人工智能系统,可帮助医生在手术中判断脑肿瘤的具体分类,进而做出诊断决策。脑肿瘤等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是最致命的癌症类型之一,主要治疗方式包括神经外科手术切除。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从英矽智能获悉,这家企业最近利用人工智能平台Pharma.AI,研制出了抗肿瘤候选新药ISM4312A。其靶点由AI发现,分子结构也由AI设计,有望成为全球首创的DGKA(二酰基甘油激酶)小分子抑制剂,助力多种癌症的免疫治疗。
·“这个项目的亮点是:我们借助人工智能驱动的平台PandaOmics,发现了既能抗衰老又能对抗癌症的双重靶标,下一步,我们计划通过体内和体外研究,验证这三个双重治疗靶点,以发现潜在治疗胶质母细胞瘤的创新疗法,改善患者的临床治疗疗效。
参考消息网10月14日报道据美国《纽约时报》网站10月11日报道,一旦手术刀触及脑肿瘤边缘,外科医生们就面临痛苦的抉择:是切除一些健康的脑组织以确保整个肿瘤被清除,还是与健康的脑组织保持一定距离但可能留下一些具有威胁性的细胞。
11月8日,武汉兰丁智能医学股份有限公司人工智能云诊断中心,屏幕上细胞病理图片快速变幻,几十台人工智能癌细胞诊断机器人“兰丁”,正在从中寻找潜伏的宫颈癌细胞。“短短几分钟,‘兰丁’就能完成一次容量达上万个细胞的标本筛查,并自动生成检测报告。”兰丁股份创始人孙小蓉说。
极目新闻记者 廖仕祺通讯员 裴霓裳通过互联网医院小程序,进入眼睑肿物智能筛查,2秒即可识别眼睑肿物良恶性,识别敏感性达88%。6月17日,2023年武汉大学附属爱尔眼科医院眼整形泪道学习班暨“眼睑肿物智能AI”“重塑心灵之窗—眼部修复公益救助计划”发布会在江城举行。
参考消息网1月17日报道据美国《大众科学》月刊网站1月8日报道,据估计,去年美国有61万人死于癌症。另外,至少有200万人被诊断出患有某种癌症,这一数字近年来不断攀升。早期检测仍然是决定一个人最终能否战胜癌症的最大因素之一,幸运的是,医疗技术的进步可以提供帮助。
原标题:AI模型10秒内检出脑肿瘤残留美国密歇根大学和加利福尼亚大学旧金山分校领导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款名为FastGlioma的人工智能(AI)模型。在脑手术中,该模型仅用10秒就判断出是否还有残留的癌性肿瘤。
利用人工智能(AI)进行图像分析,在早期发现胰腺癌的技术正在取得进展。据《日本经济新闻》12月6日报道,胰腺癌患者生存率较低。富士通研发的AI技术,在计算机断层扫描(CT)检查中的准确率已达到90%,可与专业医生相媲美。AI应用正扩大到其他难治癌症的早期诊断,如间皮瘤和肺癌等。
来源:人民邮电报 能够执行多种任务,识别19种癌症类型,预测患者生存率……近日,来自哈佛医学院等机构的科学家开发了一种名为CHIEF(Clinical Histopathology Imaging Evaluation Foundation,临床组织病理学成像评估基础)的多功能A
美国梅奥诊所的科学家发明了一种新的人工智能(AI)算法。这种名为假设驱动的AI与仅从数据中学习的传统AI模型大相径庭。研究人员指出,这一新兴AI工具有望提供一种创新性方法,帮助科学家发现癌症等疾病的复杂原因并改进治疗策略。相关研究论文发表于最新一期《癌症》杂志。
入选MICCAI 2022的论文《Effective Opportunistic Esophageal Cancer Screening using Noncontrast CT Imaging》显示,研究团队针对四家医院741例病人进行实验,其中180例用于独立测试,平扫CT结合AI识别的敏感度达93%,特异度达98%。
他们合作撰写的论文发表在国际科学期刊《衰老》上,显示了人工智能系统辅助新药研发的广阔前景。PandaOmics是英矽智能公司研发的一个人工智能专用平台,由超过20种预测模型和生成生物学模型组成,集成了千万级组学数据样本、百万级分子信息和数十万级分子相互作用机制等数据。
参考消息网12月29日报道 据美国《科学新闻》双周刊网站12月23日报道,科学家们11月15日在英国《科学报告》杂志上发表报告说,一种狗搭配人工智能(AI)的筛选方法能够检测到人呼吸中携带的癌症气味。这种检测方法高度准确和敏感,对四种癌症的筛查准确率达到94%。
每经编辑:杜宇据科技日报,阿里达摩院联合全球十多家医疗机构的研究团队将AI用于无症状人群的胰腺癌筛查研究。研究表明,通过“平扫CT+AI”,人类首次拥有了大规模早期胰腺癌的筛查手段。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发表在《自然·医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