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表明,饭后散步能够降血糖,减少罹患二型糖尿病的风险。据英国《每日邮报》8月7日报道,爱尔兰利莫瑞克大学的研究人员发表在《运动医学》杂志上的一篇论文对比了坐立、站立、行走对于健康指标的影响,包括胰岛素和血糖水平。
在当今社会,高血糖和糖尿病已经成为许多人面临的健康挑战。很多人将高血糖视为一种“富贵病”,因为患者需要长期服用降糖药来控制血糖,每月增加一笔费用,这无疑给生活带来了额外的负担。更重要的是,即使花费了金钱,也无法彻底解决问题。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为便于理解部分情节存在“艺术加工”成分。“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 这句老话,在中国几乎家喻户晓。尤其是对于糖尿病患者或者血糖偏高的人来说,饭后散步似乎成了一种“默认”的降血糖方式。
走路,可以说是最为方便、温和的有氧运动,穿上运动鞋随时就能锻炼起来。然而,对于走路这件再日常不过的小事,很多人对此仍有不少困惑,如:走路是否真的能有助降血糖?走路走得快的人,比走路慢的寿命更长?走路步数越多,越有益于健康......
“医生,不用吃药,坚持天天走路就能降血糖?这是真的吗?”走路是可以降血糖的,走路是非常好的一种有氧运动方式,有氧运动可以消耗体内的热量,增强心肺的携氧能力,并且可以增加体内的基础代谢率,对降低血糖是非常有帮助的。
卫健委发布的《高血糖营养及运动指导原则》明确告诉糖尿病患者:每周做3种运动,可以帮助糖尿病患者有效控制血糖。具体怎么运动,本文为你详细解答。每周3-7次有氧运动有氧运动可以改善心肺功能,改善人体代谢功能,如改善血糖、血脂水平[1]。
生活方式的改变,除了与饮食、睡眠有关,运动也是个重要项目,坚持运动与不运动,其实差别还是挺大的。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到,运动对血糖的影响,下面文章就详细说明一下,可以直观地看出两者的差异,也就能够让血糖高的人知道,有了正确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