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腥草也被称为折耳根,许多第一次吃的人都说,那气味仿佛十倍浓缩的鱼腥味加上肥皂味,令人难以下咽。但在西南地区老百姓的眼中,鱼腥草则是不少美食的灵魂。为啥?据《锄经堂集》记载,乾隆庚寅夏有饥荒,村民便掘侧耳根食用。《荒年杂詠》中也记载,越王遇荒曾釆蕺菜充饥,蕺菜即鱼腥草。
#春日生活打卡季##折耳根#今天的泸州历史公开课,我们来讲讲云贵川渝都酷爱的折耳根,但是如果你耐心看完肯定会颠覆你的认知。春天的四川田野,还没有到农耕播种的季节,我们已经迫不及待的寻找一种气味独特的食材,那就是多数西南人爱到骨子里的折耳根。
折耳根又名鱼腥草,但凡是有它的评论区那必然是两极分化,爱的人是爱死,恨的人恨死,有的直呼喜欢到上头,有的直接谈虎色变!在西南地区人民眼中,鱼腥草的味道就像带刺的钩子,只要是几天不吃,那颗上瘾的心就开始骚动,恨不得立马来顿解解瘾。折耳根最初是生长在山里的野菜,纯属于大自然的馈赠。
近日,在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鹤峰县,折耳根破土而出,嫩芽初绽,此时正鲜嫩可口。折耳根是一种富含营养的蔬菜,食用部位主要是根和茎叶。将新鲜采摘的折耳根清洗干净,切小段,加上盐、酱油、辣椒等香料,即可食用。这道美食不仅美味可口,更是当地人特别喜爱的下饭小菜。
这是一个外省老婆吐槽四川老公的话,虽然只是开玩笑,但是从侧面证明四川人是有多喜爱吃折耳根!小时候,在田埂两边仔细寻找,就能看到野生折耳根,很细瘦的根茎,叶子圆而尖,每当哪个小孩子肚子不舒服,大人们就会去挖折耳根,取其叶子切细后打入鸡蛋煎成蛋饼,直接吃或者煮汤都可以,有一种独特的香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