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聪明的人有很多,但是如果聪明的人不学习的话迟早会变成普通人,著名文学家王安石写过一篇《伤仲永》,其中很明确的写出,仲永没有经过学习,多年之后和普通人没有两样,但是仲永变成普通人到底是不是一件好事呢?
《伤仲永》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王安石的散文名篇,它讲述了江西金溪神童方仲永被父亲当作挣钱工具、最后沦落成一个普通人的故事,文章提出了神童也必须注重后天教育和学习的观点。其实早在唐代,同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政治家、文学家韩愈就提出过类似的观点。
1、范仲淹有志于天下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靠,再适常山朱氏。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糜粥不充,日昃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