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人到四十不信命,此人悟性太差”?很多学友向我提问:“凭什么说四十岁必须知命?知命的根据在哪里?真有命吗?请你论证一下。”我说在这件事情上展开逻辑的讨论是不可能的,没办法论证的,得要悟性,你领会吧,领会不到了,我也只能说是悟性太差。那为什么是四十岁呢?这个道理其实很简单。
由于开罪炙手可热的大宦官刘瑾,挨了四十大板、并被“流放”的王阳明,历经艰难险阻,终于风尘仆仆地抵达“蛮荒之地”——贵州龙场驿。受尽折磨的王阳明,却无暇顾及自身遭遇,而是始终在思考一个哲学问题“人如何才能做圣贤”。
易经为中国群经之首,这个不用多说,其提倡的不易、变易、简易、富贵穷通之理、二十四节气之精妙,我们的几千年来的文化、生活无处不受到它的影响,只是百姓日用而不知。孔圣人学易韦编三绝,废弃忘食,为之做十翼,感慨曰:“假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又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
富贵穷通,莫非命也,这是复旦大学王德峰教授的名言,他说如果一个人到了40岁,还不信命的话,就是慧根不够。落地喊三声,好丑命生成,这是民间流传的著名谚语,意思是说,你出生的那一刻,已经注定了这辈子的好坏。曾经以为我命在我不在天,通过努力可以就可以获得自己想要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