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因各种原因进行颅脑CT检查后,都可能会发现存在腔隙性脑梗死,一旦看到“脑梗死”这个词,很多人都会感到恐慌,担心自己是否会瘫痪,是否会出现偏瘫等症状,这种担忧如同行走在薄冰之上,战战兢兢,不敢想象接下来可能会发生什么。
有的老年人因头痛或头昏做了个脑CT检查,发现有腔隙性脑梗塞(简称腔梗),结果吓得不轻,以为自己患上了急性中风,会马上出现瘫痪、失语等症状。实际上这些情况是做脑部CT和核磁最容易“意外”发现的。由于缺乏相关知识,很多人一看到这样的结果,就自己吓自己,紧张得不得了。
腔隙性脑梗塞是脑梗塞的一种类型。 是脑深穿枝微小动脉缺血性梗塞后,留下了微小的不规则腔隙,因此称为腔隙梗塞。腔隙性脑梗塞多见于55岁以上的人,这些人往往伴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男性明显高于女性。而女性发病较男性晚,一旦发病症状较严重。腔隙性脑梗塞发生的部位不同,症状也不相同。
本文来源:中华神经科杂志, 2023,56(2) : 212-219.本文作者:姜帅 吴波“腔隙(lacune)”一词最早是由法国医生Dechambre在1838年用来描述尸检脑组织的一个病理学术语,指的是脑组织液化和吸收后形成的小囊腔。
脑梗死又称缺血性卒中,中医称之为卒中或中风。本病系由各种原因所致的局部脑组织区域血液供应障碍,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性病变坏死,进而产生临床上对应的神经功能缺失表现。脑梗死根据病变范围可以分为轻度、中度及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