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弥,一个在风云变幻的中国近代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人物,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从黄埔军校的优秀毕业生,到抗日战场上的勇猛战将,再到解放战争中的“常败将军”,最后成为金三角地区的“毒枭之王”,李弥的人生轨迹跌宕起伏,令人唏嘘不已,他的一生,折射出的是那个动荡年代的缩影,也引发了人们对于性格与命运之间关系的深思。
在国民党阵营中,王耀武是出了名的能打,许多对手都给出过很高的评价。比如日寇曾说“宁惹阎王,莫惹老王”;粟裕也认为“国军之中指挥能力最强的当属杜聿明和王耀武”。“敌人”的话往往比内部吹捧更贴近现实,王耀武确实是军事方面的杰出人才。
李弥(1902—1973),字炳仁,号文卿,云南盈江人,黄埔军校四期毕业,国民党陆军中将(病逝后追晋二级上将)。他一生经历复杂,既是抗日战场上的黄埔悍将,又是国共内战中的狡猾如狐的“飞将军”,晚年更以“金三角毒枭”之名广为人知。
50年代初,李弥留下的几张军旅照,从镜头中我们可以看到,李弥穿着一件灰色的中山装,看起来笑容满面,这一年的李弥五十岁出头,作为一个败军之将,李弥此时又被任命为“救国军总指挥”,主要活动于中缅边境,伺机窜扰云南边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