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不愿走寻常路的人大有人在,这类人从不被世俗眼光所束缚,更加不会随波逐流失去自我,在他们认定的事情便不会在改变。或许在外人眼中,他们是离经叛道的代表,但也正是因为这种另类的模样,才使得他们与众不同。
她出生于1960年的北京,当时新中国刚成立不久,我国的经济发展,农产业发展都处于一个百废待兴的时期,黄帅正是处于这样一个年代,她的父亲是南京大学毕业的物理系教授,母亲则是一位家庭主妇,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位传统的家庭女性。
之后在协助马泉老师参与筹备北京工笔重彩画会的过程中又认识了任率英、黄均、俞致贞和刘力上先生等并最终成为工笔画大师潘絜兹先生的入室弟子,到1980年我的两幅作品《夜》和《采莲图》参加了北京工笔重彩画会在北海公园画舫斋举办的第一届画展,《夜》还与刘凌仓,田世光、和刘松岩几位前辈大家的作品一起刊登在《北京日报》的专栏介绍上,作为26岁青年画家的我得以在马泉老师、吴休老师和潘先生等艺坛名流的教导和关怀下跻身名家行列。
黄帅的一生可以说是英雄的一生,她在经历人生惨淡时期过程中,忍辱负重中奋力前行,即便是再苦再难,她也能在苦难的间隙中寻得良机,做到了把自己的命运和时代紧紧联系到一起,勇敢地追求光明,乐观豁达地面对人生,很值得我们敬佩。
多年前,小学同学聚会时,我的一个发小说过曾跟黄帅同在北京工业大学上学,他印象中的黄帅稳重内敛,话语不多。她于1960年出生于北京,2017年2月10日在北京去世,享年57岁,她的一生坎坎坷坷,让人痛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