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吸气想象自己处于一个美丽的花园之中,深深地闻了一下鲜花的异香——好,这就是歌唱的吸气,这样吸气得才深。吸气要用鼻和口同时自然的进行,尽力作到平稳轻巧,柔和,不可用强制力量,不能僵,气要吸得深,不可吸在上胸和心窝处。
目前大部分人接触到的这些所谓混声概念可能是错误的,出现声音容易虚,真假音转换不流畅的问题,有可能是声带处于所谓的多混胸声时,实际是让声带过度闭合,即偏扯嗓子唱从而让嗓子疲劳充血,影响声带的平滑,无法处于闭合良好状态,从而在转头声时声带闭合不良就虚了。
学播音、配音,共鸣的练习很重要,那你知道口腔、胸腔、鼻腔的共鸣怎么联系吗?可用半打哈欠、吞咽食物等方式来练习口腔张开,当感觉口腔可以竖着放进一个鸡蛋了,这时候口腔就是完全打开的状态了,记住这个感觉,把这个习惯带入说话里面。
练习通常开口度大的音,易于体会胸腔共鸣来龙去脉 来日方长 龙腾虎跃 百炼成钢包罗万象 高瞻远瞩 豪情壮志 海阔天空豪言壮语 刀山火海 光明磊落 庞然大物沧海桑田 开怀畅饮 海纳百川 鹏程万里过犹不及大家用话筒时,或者有过这样的体会,当嘴巴过于贴近话筒,声音会变得越来越低沉,但“字音”会变得含混不清。
“主动混”即在中低音把胸声变轻,体积变小,憋成一个焦点,通过鼻咽、咽音等挤卡上去高音区,所谓:挂高位置,边缘化,金属芯,气混,弱混,平衡混等等,因为发声位置一直在靠前胸声嗓子上,很浅,用不到后面咽腔,会变成鼻音,哭腔或者鼻腔+口腔的声音,无法完全朝向头腔释放,因为有一部分声道被堵住,所以在打开共鸣时,其实打开的大部分是口腔,声音怪异,僵硬,干扁,发白,用到喉腔撑的时候,颤音会变成抖喉。
道理很简单,我们吸气后发声 ,要先找到支撑点这个毫无疑问,没有支撑点声带必定会漏气,一系列声音问题就会产生,支点是为了更好的发声,那么横膈膜就是支撑点也就是需要一直配合发声去用力的,这样才能真正解决气息控制的问题减轻喉部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