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AI快讯,9月24日,腾讯Robotics X实验室最新研发成果人居环境机器人“5号”(The Five,小五)正式亮相,小五具备一系列创新技术和能力,目标是成为可以与人居环境和谐相处的通用机器人。
纳米机器人在人体内精准找到肿瘤,打开开关并释放药物。得益于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这一科幻片场景中的技术正在走出实验室,有望加快进行应用。新京报记者从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获悉,目前,北京9家试点单位赋权改革工作进展顺利,共完成63个项目的赋权工作。
来源:科技日报 原标题:DNA纳米机器人可改造人造细胞德国斯图加特大学第二物理研究所领导的团队开发出可改造人造细胞的DNA纳米机器人。这一创新技术能控制合成细胞中脂质膜的形状和通透性,为合成生物学发展提供了全新工具。相关成果发表在最新一期《自然·材料》杂志上。
在广东省深圳市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院实验室,形似蜘蛛的“攀登者号”桥梁主缆检测机器人,依靠8个“爪子”一样的抓夹,稳稳依附在钢筋制成的模拟桥梁主缆上。研发历时5年多,这一原型机“走”出实验室,在重庆寸滩长江大桥、郭家沱长江大桥等桥梁主缆开展智能化检测。
中新网北京新闻8月23日电 2024世界机器人大会正在北京亦庄(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作为机器人大会的专题论坛之一,北京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简称创新中心)主办的“具身智能产业趋势与未来发展论坛”22日举行,创新中心总经理熊友军公布多项最新成果,包括具身智能机器人“天工1.
研究人员正在查看显微镜和微分析设施的T12透射电子显微镜的图像。图片来源: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科技日报北京11月27日电(记者张梦然)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纳米研究所团队利用DNA折纸技术,成功开发出定制设计且可编程的纳米机器人。
近日,北京市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自主研发的“天工”人形机器人在多项关键功能上实现重要技术突破。在户外真实地形测试中,“天工”机器人连续攀爬多级阶梯,成功登上北京通州区海子墙公园最高点,成为全球首例可在室外连续攀爬多级阶梯的人形机器人。
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科技综合报道】11月28日消息,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的纳米研究所的Minh Luu博士和Shelley Wickham博士领导的研究团队成功研发出定制设计且可编程的纳米机器人。相关研究成果已于当地时间11月27日发表在权威期刊《科学・机器人》上。
国创中心“天工”机器人全面升级。全球首例,实现室外连续攀爬134级阶梯。此外,升级后的“天工”机器人,奔跑速度高达12千米/小时,还能在沙地、雪地、山坡等复杂地形进行高速奔跑,具备更强的抗干扰能力,强大外力冲击下仍可保持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