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气节与风骨,影响了一代甚至几代文家,他是一位受人尊敬的收藏家,也是中国近代第一文化奇人。2018年4月,故宫在他诞辰120周年时,特意举办了一场“予所收蓄,永存吾土纪念展”,展中展示了他倾家荡产、以生命护卫的古代名家书画,这个以私为公,捐献国宝的人就是“民国四公子”之一张伯驹。
古代名家书迹大多失传,故宫藏品之所以完好保留至今,离不开一个人的伟大贡献,他就是书法界“大功臣”——张伯驹,他家世显赫,是一位实打实的“富二代”,本来父亲希望他从军,日后继承家业,可是张伯驹痴迷文艺,且天资聪颖,阅览无数古籍,为了能见到名家真迹,不惜耗费重金购买。
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中,就藏有一幅价值甚至高过《兰亭序》真迹的书法,它就是陆机的《平复帖》,此作诞生于西晋,比《兰亭序》还早了70多年,是陆机在“八王之乱”,天下战争不断时,写给友人的一封书信,全文共计84字,以秃笔写就,点画率真简洁,大多以藏锋为主。
近代第一收藏大家张伯驹先生,1898年出生在河南项城,其父是张锦芳,6岁时,过继给了伯父张镇芳,张伯驹也是袁世凯的表侄。我国著名的古书画收藏鉴赏家、诗词学家,曾任故宫博物院专门委员、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吉林省博物馆(现吉林省博物院)副研究员、副馆长,中央文史馆馆员。
作为“民国四公子”之一,张伯驹的名字相较于张学良、袁克文、溥侗等人来说,并不是那么被人所熟知。著名的红学家周汝昌曾评价张伯驹:“阅读张伯驹,我深深觉得,他为人超拔是因为时间坐标系特异,一般人时间坐标系三年五年,顶多十年八年,而张伯驹的坐标系大约有千年,所以他能坐观云起,笑看落花,视勋名如糟粕、看势力如尘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