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家住上海嘉定的李阿姨遇到一件烦恼事,每到夜里一点左右,住在16楼的一对老夫妻就会用铁棒敲击地板,发出刺耳的“咚咚”声音,一直持续到五点才结束,而且这种情况已经连续三年了,邻居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呢?
今年,新华路将迎来建路百年。住在一个百岁街区,有着怎样特别的体验?为了庆祝街区百岁生日,新华·社区营造中心即日起发起活动,邀请100位新华人分享你的100位邻居,说一说TA吸引你的地方。你推荐的内容还将以展览的形式在新华社区呈现哦!
摘要:上海疫情中,近一个多月的社区封控改变了一些邻里关系,不少人被动与邻居产生连结。一些年轻的沪漂原本排斥人情往来,但在某个瞬间,共鸣了邻居老上海的喜怒哀乐,比如一个女孩,偶然进入89岁独居奶奶的世界,发现了她脾气暴躁、生活一片混乱背后的故事。
因为疫情,上海的很多人重新认识了自己的邻居。在上海长宁区新华路街道晶采名人公寓,有这样一家银行,业务办理从来不使用货币,它采用线上登记、线下交换的模式,维持着小区楼栋内物资的巧妙平衡,它就是近来颇受关注的“物资银行”。
常言道,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家住长宁区的刘雪梅和张慧芝是上下楼的邻居,因为琐事,两人结下梁子。刘雪梅更是因为“恶语伤人”被法院判决在小区张贴30天的道歉信。然而近日张慧芝发现道歉信旁边竟然出现了一张“我为啥要骂张慧芝”的说明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