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五月二十八日,一代名臣李光地因疝疾速发,死于任所。康熙得闻噩耗,悲伤地对臣下说:“朕知之最真,知朕亦无过光地者!”康熙对李光地的评价很具人情味——李光地最懂朕,朕对他也了解至深,朕和李光地是知己啊!品读康熙的这句评价,有人说,庙堂沉浮,最厉害者莫过于此。
#历史开讲#“朕知之最真,知朕亦无过光地者。”这句话是晚年的康熙面对病逝的李光地发出的由衷的感慨。如此情真意切,很难不让人动容。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一位追随康熙多年的肱股之臣,清代大学士李光地一生清廉,忠心耿耿。他深受康熙皇帝的信赖和器重,被一路提拔至文渊阁大学士。
明珠和索额图倒台,大阿哥和太子终生圈禁宗人府,是他们咎由自取,也是李光地推波助澜,但这四个人的势力几乎深扎于整个朝野,李光地也几乎是得罪了所有人,而在揭发和披露这四个人的罪恶时,李光地也赤裸裸地见识了皇家的一桩桩丑闻:国丈弑君、太子造反、大阿哥使用巫术等等,能远离京城争权夺利的中心地而在台澎独善其身,相比于深陷权利旋涡和陪在康熙身侧的一部分,或者大部分臣和官的悲惨结局,李光地已经算是善终。
康熙感慨道:“麦子熟了,要开镰,石榴熟了,要开花,你李光地要是熟透了,首先做的是人。”《康熙王朝》中,李光地是以一个悲天悯人又正义的人物出场,他是康熙少年老师伍次友的学生,他满腹才华,使得天真烂漫的蓝齐儿对他一见倾心,波涛汹涌,小鹿乱撞!
苏麻是康熙和孝庄最信任的人,李光地想通过苏麻给康熙递话,表明自己的苦衷。随后她缓缓说道:“听着,在我看来,皇上对索明两党早就心中有数,只是隐忍不发罢了,有些人过于聪明,觉得太子是未来的皇上,效忠太子,就等于确保了下半辈子的荣华富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