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于3天前开始出现胸部不适,自行服药无效,于入院前症状加重,伴气促、面色苍白、出大汗,家人呼叫救护车接入院,查体:患者神志模糊,烦躁不安,皮肤湿冷,口唇发绀,脉搏130次/分,呼吸:32次/分,血压150/85mmHg,端坐呼吸,心脏听诊呈奔马律。
一 心力衰竭病因及诊断问题。急性心力衰竭:急性心衰起病较急,而且发展迅速,常见表现为腹部胀痛、气喘气短、口唇发绀、水肿等,频繁咳嗽且会咳出大量粉色泡沫样血痰,伴随疾病发展还会出现一些精神表现,如烦躁不安、焦虑、恐惧等,还会逐渐发展到意识模糊甚至休克。
来源:【烟台日报-大小新闻】大小新闻客户端26日讯(视频摄制 YMG全媒体记者 李伟嘉 主持人 黄钰峰 全百惠 通讯员 李成修 姜宗延摄影报道)每年的11月26日是“全国心力衰竭日”,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疾病的严重表现或终末阶段。发病率呈每年上升的趋势,死亡率和再住院率居高不下。
心衰是许多心血管疾病发展到最严重阶段的结果,由于心肌梗死、心肌病等引起的心肌损伤,造成心肌结构和功能的变化,最后导致心室泵血或充盈功能低下,就像一个用久了的皮球,弹性会慢慢下降,导致泵出的血不能满足身体正常的需求,器官和组织中的血压也不能顺利回流到心脏。
心力衰竭分为左心衰竭和右心衰竭,两者症状不一样,但都不能掉以轻心。左心衰竭最早的症状是,劳累后呼吸困难,严重时会引发心源性哮喘,和哮喘发作很像,还常伴有咳嗽、咳痰,正因如此,这些症状容易被误当成感冒、气管炎。
2023年11月26日是第九个全国心力衰竭日,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各种心血管疾病的终末阶段,它不仅导致心血管疾病患者丧失劳动能力,甚至是死亡的主要原因。那么,心衰如何防治呢?今天就跟着重庆康心医院大内科主任林朝胜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1月26日是第10个“全国心力衰竭日”,今年的主题“从心出发、向心而行”。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在我国≥25岁人群心衰患病率1.1%,约为1210万人,每年新发心衰患者297万人。心衰又被称为“心脏病的最终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