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23日是“中国镇痛周”,日前,首个《中老年常见疼痛防治认知调研报告》发布。调研显示,中老年人认为常见疼痛排名前四的分别为:骨骼肌肉疼痛、糖尿病性神经病变带来的疼痛、头部/颌面部疼痛、带状疱疹相关性疼痛。
首个《中老年常见疼痛防治认知调研报告》日前发布,涉及2697名50岁及以上的中老年人。调研结果显示,在中老年人常见疼痛中,骨骼肌肉疼痛占比最高,且疼痛的严重程度被低估,近半数患者选择忍痛,病情没有得到干预。
今年“中国镇痛周”是10月17日-23日,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指导、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健康时报作为媒体支持,公布了首个《中老年常见疼痛防治认知调研报告》,该调研共有2697名50岁及以上的中老年人参与,包含对常见疼痛的认知、管理行为和预防行为等内容,旨在进一步提升公众和重点人群对中老年常见疼痛及其危害的认知、促使中老年人“正识疼痛,及早管理和预防”。
调研报告显示,56.6%中老年人患至少2种常见疼痛,但预防意识不足半数。该调研共有2697名50岁及以上的中老年人参与,包含对常见疼痛的认知、管理行为和预防行为等内容,旨在进一步提升公众和重点人群对中老年常见疼痛及其危害的认知、促使中老年人“正识疼痛,及早管理和预防”。
人没有痛觉是好事吗?人没有痛觉是一件很危险的事!痛觉,是进化赋予高级生命体的一种预警系统。当人类失去痛觉,随之缺失的便是一种自我保护机制,无法规避来自外界刺激性伤害,无法感受疼痛,不能及时意识到自身的健康状态。即使能避免疼痛的折磨,但是失去痛觉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不可小觑。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12月18日讯(全媒体记者 傅容容 通讯员 李聪玲 廖家鑫)外伤、劳损、慢性病……在日常生活中,许多疾病都会伴随着疼痛,当患者遇到疼痛时,常会“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或是选择忍耐而非积极寻求解决之道。事实上,疼痛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而慢性疼痛则是一种独立的疾病。
来源:【环球时报健康客户端】赵乾铮人对疼痛的感知是一个复杂的生理和心理过程,受到年龄、性别,乃至文化背景、过往经历等不同因素的影响。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孔亚卓团队近期在《年龄和衰老》期刊发表论文指出,老年人对受热疼痛的敏感性远远低于年轻人。
扬子晚报网2月23日讯(通讯员 申琳琳 记者 朱鼎兆)这两天,淮安的路面好像穿上了一层“冰甲”,不少人因路滑摔伤,甚至骨折。骨折后怎么治疗,淮安市中医院骨伤科副主任中医师肖兴雷说,不一定要手术治疗,无痛正骨也可以。“从20日晚上下雪到22日,来院就诊的骨折患者明显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