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受当事人提供地址不对、下落不明、逃避送达、拒收法律文书等困扰,法院“送达难”问题愈发突出。针对这一难题,广州法院在民事诉讼程序繁简分流改革试点工作中,严格以民事诉讼法以及相关司法解释为依据,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典型案例为参考,创新一批送达方式方法,并总结提炼了“广州法院民商事送达十大典型案例”,有效破解“送达难”,提高审判质效。
日常生活中发生纠纷在所难免,到法院诉讼是解决民事纠纷的途径之一。但当被列为被告时,一些人选择拒收传票、拒不到庭、拒不履行。8月22日,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公布了三起典型案例,以案释法,讲述“诉讼摆烂”的后果。被告拒收传票一起案例中,李白云向张蓝天借款1万元用于生活周转。
日常生活纷繁复杂,发生纠纷在所难免,到法院诉讼是解决民事纠纷的途径之一。当被列为被告时,大多数人积极应诉行使权利,顺利化解纠纷、案结事了;少数人却拒收传票、拒不到庭、拒不履行,选择“摆烂”,甚至以为“逃之夭夭”就能“溜之大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