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陈远扬 吴德玉 刘彦谷 刘彦君 纪陈杰“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从春秋战国的“巴蜀苴秦地缘”,到“五丁开道”,再到唐代诗人李白的《蜀道难》,这条中国古代从关中平原穿越秦岭、翻越巴山,到达四川盆地的交通大动脉,以险峻闻名遐迩。
蜀道是什么时候开通的,现在还没有定论。考古学家根据蜀道旁出土的细石器判断大约在六七千年前这条道路就已经开通了,因为这些石器与关中出土的十分近似。而历史学家更相信周武王率领西方多国军队讨伐商纣王时蜀道已经通达,因为战争有巴蜀古国的军队参与。
广义的古蜀道是一个交通体系,巴蜀大地,崇山峻岭雄峙,古人打通道路以通四方。狭义的古蜀道则专指“秦蜀古道”,是古代由长安通往蜀地的道路,翻越秦岭、巴山,途经众多雄关险隘。“蜀道难”,诗仙李白的诗句天下闻名。无数旅人商贾、文士豪杰曾行进在古蜀道上。
封面新闻记者 喻言“一条古蜀道,半部华夏史。”蜀道,开凿于战国至民国年间,由金牛道、米仓道、荔枝道、陈仓道、子午道等道路群组成,是纵贯2000余年历史,沟通巴蜀与中原两个地区的网状道路体系,也是中华民族融合交流的实物佐证。
中新社成都8月14日电 题:为何古人要开辟“难于上青天”的蜀道?——专访四川博物院副院长谢丹作者 单鹏“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由天梯和石栈构成的古老蜀道,跨越了巍峨的秦巴山脉,数千年来连接着巴蜀大地与关中平原。
封面新闻记者 李雨心穿秦岭,越巴山,贯古今。在中华文明数千年的漫长厚重的历史中,有这样一条古老的道路,上演了楚汉之争时大将军韩信“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见证了蜀相诸葛出师未捷的千古遗恨,让诗仙李白创作出影响中国文学史的千古名篇……它就是——蜀道。
封面新闻记者 刘可欣2024年,名人大讲堂全新启程,正式推出“蜀道文化季”,邀请专家学者聚焦蜀道价值、蜀道考古、蜀道保护、蜀道与古代交通发展等内容,解读蜀道上丰富的历史人文价值和自然价值,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文化。6月19日,“蜀道文化季”第二讲将在四川广元正式开讲。
世人都说蜀道险峻,从李白的一首《蜀道难》便可窥探一二,其实在剑门关流传的三个故事也能说明这一点。剑门关景区内有一条非常重要的交通要道,名为金牛道,这条道路绵延千里,是当时连接陕川的重要通道,不过在修建之初,却有一个有趣的故事。
新闻里面找新闻,竖屏模式更亲粉!四川观察《联播观察》专区新潮上线。《联播》深一度、观察近一步,每晚8点,四川最权威时政新闻栏目换个姿势,带您一起“网感”四川。“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你一定早就对李白的这句诗倒背如流了,可你真的知道蜀道在哪吗,它又到底为啥那么难?
近期,四川省歌舞剧院出品的舞蹈诗剧《蜀道》正在进行首演前的排演,其中对李冰治水的故事进行了舞台化的呈现。四川省李冰研究会副秘书长、西华大学副教授李钊近日接受记者采访,从李冰治水的故事入手,解读《蜀道》蕴含的“天府之国”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