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炒得是沸沸扬扬,但是大家似乎没有意识到,具体的政策却迟迟没有下来,唯一能和三道红线沾边的,是8月份住建部、央行召开的房地产企业座谈会,但仔细看座谈会的内容,也只是提到要增强房企融资的市场化、透明化以及规范化,要求房地产资金监管部门重点监察。
具体来说,房地产行业的三道红线是:1、剔除预收款后的资产负债率大于70%——对应的是长期风险。三道红线类似于房地产行业的供给侧改革,高负债无法继续,高增长也必然失去基础,意味着房地产企业“空手套白狼”时代宣告终结,行业洗牌来临。根据6月11日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发布的《中国发展报告2020: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和政策》可知,“十四五”规划期间,中国将由老龄化社会进入到老龄社会。2025年“十四五”规划完成时,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将超过2.1亿,占总人口数的约15%。
根据房企“踩线”情况不同,会按照“红、橙、黄、绿”四档来控制有息负债规模年增长速度。三条红线主要是对市场化、规则化、透明化的融资规则,有利于房地产企业形成稳定的金融政策预期,合理安排经营活动和融资行为,增强自身抗风险能力,也有利于推动房地产行业长期稳健运行,防范化解房地产金融风险,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平稳健康发展。
这份《恒大集团有限公司关于恳请支持重大资产重组项目的情况报告》称,“如果恒大地产本次重组未如期完成,可能引发一系列系统性风险”,并称“深深房与恒大地产重大资产重组,符合国务院关于区域性国资国企综合改革试点精神”,“恳请省政府予以关注、协调推进”。
2020年8月20日,住建部、央行在北京召开重点房地产企业座谈会指出,为进一步落实房地产长效机制,实施好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制度,央行、住建部会同相关部门在前期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形成了重点房地产企业资金监测和融资管理规则。
7月24日,房地产工作座谈会召开,提出“实施好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制度”。8月16日,中国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在《求是》刊文指出,房地产泡沫是威胁金融安全最大的“灰犀牛”。8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住房城乡建设部召开房企座谈会,约谈12家房企,明确了资金监测和融资管理规则——“三道红线”。自9月1日起,正式在12家房地产企业试点施行融资“三道红线”。具体而言,“三道红线”指:第一,房企剔除预收款后的资产负债率不得大于70%;第二,房企的净负债率不得大于100%;第三,房企的“现金短债比”小于1倍。根据“三道红线”的触线情况,房企将被分为“红、橙、黄、绿”四档。
“这几天股票市场比较热闹,这是因为在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之后,金融监管部门又提出了房地产金融‘三个不低于’政策。有人解读称,这是对2020年8月出台的‘三道红线’的否定,其实不然。事实上,监管部门不仅没有松口,反而是在进一步完善和加强‘三道红线’的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