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良20岁升为少将,也就是从此时起,开始有人称其为少帅。北洋军阀的军衔分为三等九级,高级军衔只有少将、中将、上将,没有帅这一级别。纵观整个北洋时代,被授予上将的总共65人,没有一人被正式授予过元帅。但为什么我们经常在小说、影视作品中看到称呼某地军阀为大帅呢?这是沿用前清的叫法。
一般人觉得“少帅”这个词还有点好听,霸气之中带着一点帅气,崇拜之中又带着一点尊敬。杨宇霆当时在东北军可是有极高的威望,以这样的形式枪毙是很有可能引起其旧部兵变的,但即便如此张学良还是果断下达了命令,这其中虽然还有很多政治因素利益牵扯在里面,但当面直呼“少帅”等不尊敬的行为也在里面占了很大成分,因为据后来各方面的资料都显示,张学良杀杨、常二人很大程度是在谈判过程中临时起意,而非蓄谋已久。
号称“东北王”的张作霖一直被视为近代传奇人物,他从一介小民或者是胡子,能成为实力最强的军阀,张作霖身上有很多谜,也是那个时代人特点。张作霖被称为“大帅”,其子张学良被称“少帅”,其实还有一个“辅帅”,此人是谁?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个辅帅。
1931年9月18日晚10时,盘踞在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在河本末守中尉的率领下,将沈阳北大营附近的柳条湖段南满铁路炸毁。日军在此布置了一个假现场,摆出3具身穿中国士兵军服的尸体,反诬是中国军队破坏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