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6月22日电 (记者 孙自法)备受关注的中法天文卫星北京时间6月22日下午在中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中国科学院向媒体发布消息说,中法天文卫星配置了由该院研制的伽马射线监视器、光学望远镜和法方研制的硬X射线相机、软X射线望远镜4台科学载荷。中法天文卫星整星集成测试。
中新网北京12月10日电 在中国“怀柔一号”卫星发射两周年之际,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国家空间科学数据中心和国家高能物理科学数据中心12月10日联合发布“怀柔一号”卫星首批科学数据。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获悉,由中国和法国联合研制的中法天文卫星将于今年6月发射。目前该卫星的研制和环境试验工作已全部完成,中法两国专家已对该卫星将进行了出厂评审。卫星发射后,将开展探测宇宙中的伽马射线暴、研究宇宙演化和暗能量等工作。
近日,迄今最亮伽马射线暴GRB 221009A的研究成果发布,我国的“慧眼”卫星与“极目”空间望远镜联合精确探测到了该伽马射线暴,其亮度是以往伽马暴的50倍,该研究对深入理解这种极端宇宙爆发现象具有重要意义。
记者今天从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获悉,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LHAASO,简称“拉索”)正式发布了迄今最亮的伽马射线暴高能伽马辐射的精确能谱。11月16日,这一研究结果在《科学进展》上发表,预期将会引发更多相关物理研究。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日前对外发布,位于四川稻城的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对宇宙中一次伽马射线暴进行了完整监测,这是人类首次完整记录到这一高能爆发现象的全过程。相关研究成果北京时间6月9日在国际学术期刊《科学》(Science)在线发表。
记者今天从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获悉,由该所负责建设和运行管理的中国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高能爆发探索者”和“慧眼”卫星等三大科学装置,近日通过天地联合,同时探测到迄今最亮的编号GRB 221009A伽马射线暴,打破了伽马射线暴光子最高能量、最亮伽马射线等人类观测宇宙中伽马射线暴的多项纪录。
“Bravo!”“太棒了!”6月22日15时00分,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中法天文卫星(SVOM)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的托举下升空,随后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圆满成功,将开启探秘伽马暴的重要任务。这是中法两国在航天领域的又一重要合作成果。今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
得益于中科院高能所近些年在天地一体化观测能力建设的高速发展,尤其是LHAASO的成功建造和运行,占据了国际领先地位,使我国首次实现对伽马射线暴的天地多手段联合观测,并独家实现了从最高的十几太电子伏光子到兆电子伏伽马射线和千电子伏X-射线的多谱段精细测量,跨越9个量级。
天地多手段联合观测,打破多项观测纪录,对于揭示爆发机制具有重要价值。这是我国首次实现对伽马射线暴的天地多手段联合观测,打破了伽马射线暴亮度最高、光子能量最高、探测能量范围最高等多项伽马射线暴观测纪录,对于揭示伽马射线暴的爆发机制具有重要价值。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负责建设和运行管理的中国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高能爆发探索者”和“慧眼”卫星等三大科学装置,近日通过天地联合,同时探测到迄今最亮的编号GRB 221009A伽马射线暴,打破了伽马射线暴光子最高能量、最亮伽马射线等人类观测宇宙中伽马射线暴的多项记录。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7月8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渺)记者今天从中国科学院获悉,发射仅2周的中法天文卫星经过在轨测试,卫星平台工作正常,搭载的4台有效载荷均已完成开机测试。其中,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制的伽马射线监测器开机不久后,成功探测到首个伽马暴。中法天文卫星。
SVOM卫星。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供图人民网北京7月8日电 (记者赵竹青)记者从中国科学院获悉,近日,发射升空仅2周的中法天文卫星传来喜讯,经过在轨测试,卫星平台工作正常,卫星与地面40多个VHF快速通信站建立了实时连接,中法双方4台有效载荷均已完成开机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