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任正非先生再次拒绝外资收购华为时,全世界为之震惊。一位成功的创业者,面对巨额收购诱惑,依然坚持自己的梦想与使命,这种气魄令人钦佩。这不仅展现了任正非的卓越视野,也彰显了华为不畏艰难、砥砺前行的创业精神。当深圳市长好奇地问到:“他们出了多少钱?
今天(6月16日)上午,任正非在深圳华为研发总部,首次接受了国内十数家媒体的集体采访。采访前,媒体刚参加了华为内部的“蓝血十杰”杰出运营颁奖会。无论是在颁奖会上还是在采访中,任正非的身体语言都极其丰富活跃,时常将双臂挥舞或高高举起。媒体问他七十岁了,接班人问题怎么样呀?
我是百科阅览,想到什么写什么,内容不垂直不专注,跨领域跨类目,不迎合不孤独。但是,由于任正非一直坚持低调,以至于知道华为的人依然很少,它只是在自己的领域风光无限,普通老百姓对它还是一无所知,不过这种状态是任正非所期许的。
第一章 深圳: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先行者、探路者、集大成者 行走于深圳街头,“来了就是深圳人”的宣传语几乎随处可见。一些人禁不住深圳的魔力诱惑,纷纷“移民”深圳,其中也包括我。但据说大多“来了”的人才知道民间还流传着另一种说法:“来了就是深圳人,来了深圳难做人。
第一天骑自行车到蛇口工业区上班,他就看见路边用白色油漆书写的十二个大字——“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心里咯噔了一下,“这种话在内地是不能说的”。那时,深圳经济特区刚刚成立四年,“到处都是荒地,车过时尘土飞扬”。
上世纪90年代中期,深圳“三来一补”等低端增长方式走到了尽头。1995年,深圳市委市政府提出“二次创业”,由“三来一补”、加工贸易为主的产业结构向电子信息、生物技术、新材料产业为重点的高新技术产业转型。
意大利前总理恩里克·莱塔,天九共享集团全球CEO、苹果公司原全球副总裁戈峻,深圳市原市长、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原副主任、中国中小企业协会会长李子彬,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中国企业评价协会会长侯云春等出席大会,并致辞分享。
在上世纪80年代,当许多地方对民营经济的发展,尚处争论、观望阶段的时候,深圳市就明确提出了在注重发展“三资”企业的同时,也要注重培育本土民营经济的发展,并制定了《深圳经济特区民间科技企业登记注册办法》、《关于发展特区私营企业的若干观定》等重要政策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