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网报道,2024年9月11日午间,我国自主研发的朱雀三号VTVL-1可重复使用垂直起降回收试验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完成10公里级垂直起降返回飞行试验,标志着我国商业航天在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技术上取得突破,为将来实现大运力、低成本、高频次、可重复使用的航天发射迈出关键一步。
9月11日12时,我国自主研发的朱雀三号可重复使用垂直回收试验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完成10公里级垂直起降返回飞行试验,标志着我国商业航天在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为将来实现大运力、低成本、高频次、可重复使用的航天发射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什么是可重复使用火箭?
未来,火箭也能重复使用了!2024年9月11日12时00分,随着倒计时“3、2、1、点火!”的呼喊,我国自主研发的朱雀三号VTVL-1可重复使用垂直起降回收试验箭(以下简称“试验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完成10公里级垂直起降返回飞行试验。
9月11日12时,我国自主研发的朱雀三号VTVL-1可重复使用垂直起降回收试验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完成10公里级垂直起降返回飞行试验,标志着我国商业航天在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技术上取得突破,为将来实现大运力、低成本、高频次、可重复使用的航天发射迈出关键一步。
近日,我国自主研发的朱雀三号可重复使用垂直回收试验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完成10公里级垂直起降返回飞行试验,标志着我国商业航天在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为将来实现大运力、低成本、高频次、可重复使用的航天发射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
火箭发射升空后,还能像高铁返程一样回到地面继续执行下一次发射任务。近日,北京市可重复使用火箭技术创新中心在亦庄完成实体化注册,步入正轨运行。创新中心将攻关突破可重复使用火箭共性关键技术,助力2026年能实现商业航天可重复使用火箭首飞。
星河动力航天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谷神星一号(遥十六)运载火箭1月20日18时11分,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见证今年北京民营火箭的“开门红”:由北京商业航天企业星河动力研制的谷神星一号(遥十六)运载火箭刺破苍穹,顺利将5颗卫星送入535公里太阳同步轨道。
北京商业航天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现场展示的可回收重复使用火箭模型。1月13日,捷龙三号火箭一次就将10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1月20日,谷神星一号火箭第16次发射成功;2月11日,长征八号甲运载火箭首飞成功……一开年,“北京箭”不断刷新纪录。群“星”闪耀,北京商业航天正向新目标进发。
原标题:北京着力突破可重复使用火箭技术瓶颈“南箭北星”格局已初步形成 目前聚集商业航天企业超300家北京青年报记者近日从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主办的“新质生产力看北京”主题采访中了解到,北京已聚集商业航天企业超300家,其中百强企业、上市企业和独角兽企业均占全国半数以上,“南箭
◎ 程铭 记者 付毅飞第十五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以下简称珠海航展)开幕临近。记者11月5日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获悉,该院将在本届航展上展出3种形态的重型运载火箭模型,两级完全重复使用构型将重点展示。
10月13日,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新一代重型运载火箭“星舰”实施第五次试飞。 9月,“北极星黎明号”机组成员完成出舱。 9月11日,我国蓝箭航天空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朱雀三号火箭10公里级垂直起降返回飞行试验取得成功。
封面新闻记者 边雪9月27日,封面新闻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 27 日 18 时 30 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采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首颗可重复使用返回式技术试验卫星——实践十九号卫星,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现场。(摄影:汪江波)发射现场。
我国成功发射可重复使用试验航天器我国4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利用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一型可重复使用的试验航天器。试验航天器将在轨运行一段时间后,返回国内预定着陆场,期间,将按计划开展可重复使用技术验证,为和平利用太空提供技术支撑。我们的太空:【快讯·航天】来了!
朋友,如果中国航天采用伞降回收运载火箭技术将比美国私人航天运载公司搞的垂直回收运载火箭还要节省运载火箭使用寿命(特别是运载火箭发动机寿命),不浪费运载火箭载重量(因为它没有垂直回收运载火箭所浪费的能源),伞降回收运载火箭比垂直回收运载火箭工作更加可靠(因为它简单),伞降回收运载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