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东北人都喜欢往海南跑,在海南能遇到东北人不稀奇,遇不到东北人才稀奇。要知道100年多前,大家是北上而非南下,从河北、山东等北方省份往东北的人很多,搞得轰轰烈烈,这次移民运动被称之为“闯关东”,他们在东北繁衍生息,他们的后代构成了现在东北人的主体。
在中国历史上,曾经发生过几次大的移民潮,分别是蹚古道、闯关东、走西口、下南洋,而其中,尤以“闯关东”最为著名,尤其是有一段时间伴随着电视剧《闯关东》的热播,更是将这一次波澜壮阔的移民潮展现在大家面前,让我们看到了那一批批为了生存敢于冒险、敢于尝试的不屈精神。
文丨智史通鉴编辑丨智史通鉴«——【·前言·】——»清朝末年,政治腐败,百姓们民不聊生。在山东等黄河下游地区的农民被黑暗的政府和残酷的官吏剥削的没有生路,于是不得不冒着生命危险拖家带口的长途跋涉,一路越过山海关进入东北三省,这就是“关东”地区。
2008年,电视剧《闯关东》热播上映,这部作品中没有面貌姣好的流量明星,挑大梁的都是些像李幼斌老师一样妇孺皆知的老戏骨,内容讲述的是一户生活贫困的山东人家在清末民初的战乱年代中前往东北三省讨生活的故事。
其实人口迁移在中国古代是经常发生的事情,但最初这种人口的大规模变动,只是出现在少数民族地区,以我国北方的少数民族为例,由于需要去适应恶劣环境所带来的水草资源缺失,当地居民不得不经常举家迁移到自然条件优厚的地区。
山海关的城门,就是关内和关外的分界线。从清朝到民国,无数迫于生计的山东人开始往关外寻求活路。从十九世纪开始,由于黄河下游天灾不断,山东一带的农民顾不得朝廷的禁令,纷纷冒着危险闯入东北,这就是闯关东的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