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江三角洲的历史长河中,无锡市和江阴市的故事交织着起伏。现今,无锡作为江苏省辖地级市,其崛起似乎掩盖了江阴曾经的辉煌。事实上,无锡市本身是由原无锡县发展而来,而江阴在历史上也曾拥有过耀眼的光芒,只是明末清初以及抗日战争期间遭受了严重的战乱,实力受到了极大的损害。
城市,如同一个不断生长的生命体,在发展的过程中总会经历各种变化,而区划调整,就像一次精心策划的手术,旨在让城市肌体更加协调,焕发更强劲的生命力,近年来,关于城市区划调整的讨论声浪不断,有人拍手叫好,有人心存疑虑,今天,我们就以无锡为例,聊聊城市区划调整背后的那些事儿。
在江苏省的城市版图中,无锡作为地级市管辖着无锡、江阴、宜兴等地。然而,一直以来存在着一种现象:江阴人、宜兴人似乎对“无锡”这个地级市的认同感并不强,他们更倾向于认为“无锡人是无锡人,江阴人是江阴人,宜兴人是宜兴人”。
很多无锡的朋友说当年太湖新城的规划是很正确的,我并不这么认为。无锡当初的发展方向是有问题的。无锡如果真的想让江阴并区,这是需要长期谋划的,当年就应该极力往江阴方向发展,而不是往太湖的死角去发展。这样的话就现在并区并不现实,而给人的感觉可能无锡与苏州合并会更好一点。
一直以来,盐泰锡常宜铁路都被视为是江苏中部南下杭州的唯一通道,也是破圈环泰州高铁圈的重要工程。但由于过江段一直在筹划中,这条年年力争开工的高铁线好像已经没什么人特别期待了。那么靖江、泰兴、江阴、无锡人不从苏州、上海、南京三地高铁南下去杭州可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