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遇中国##造福世界的闽人##四海传福##举世闻闽#南音被誉为“中国音乐史上的活化石”,发源于福建泉州,至今已流传千年。随着华侨的脚步,它由福建传播至菲律宾、新加坡、马来西亚等数十个国家和地区。在菲律宾,最高峰时有四五十家南音社团,历史最悠久的已达200年。
新华网福州5月10日电(记者刘姝君、孟昭丽、郭亚强)每天傍晚,福建泉州文庙广场的小茶馆内都会“夜夜笙歌”,一群老人摇着蒲扇,围坐在茶馆内的南音戏台前,呷一口铁观音,听一曲南音经典唱段《陈三五娘》,一弹一拨,音乐清简,但却回味无穷。
来源:人民网 原创稿人民网泉州1月23日电 (钱嘉禾、实习生刘娜)“太牛了,全程听得起‘鸡皮疙瘩’”“非遗传承,好听,没听够”“歌声大气,歌词充满着中国的文化底蕴”……当闽南古乐“碰撞”流行元素,南音首度“北上”春晚,赢得如潮佳评。
12月29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崔晓旭 通讯员 林殷琼)昨天,南音爱好者在南音阁齐聚一堂,举办“纪念纪经畝诞辰115周年——纪经畝南音作品展演”主题活动,缅怀南音泰斗纪经畝先生为南音艺术事业所作出的卓越贡献。纪经畝于1954年组建金风南乐团(厦门市南乐团前身),担任南乐团首任团长。
新华社巴黎10月21日电法国巴黎中国文化中心近日携手中国曲艺家协会推出“中国曲艺‘云’欣赏”系列活动第二期,聚焦闽南传统文化艺术——南音,在该中心官网和社交媒体平台陆续推出南音代表作品,受到法国网友喜爱和好评。
我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韩熙载夜宴图》中,乐师与众不同地横抱琵琶,这“大拿范儿”至今仍有乐队在模仿。南音的古老,从乐器的形制上便可以看出来——南音最经典的表演形式,是演唱者手执拍板居中,琵琶、三弦演奏者居右,洞箫、二弦演奏者居左,这与汉代相和歌“丝竹更相和,执节者歌”一脉相承。
5月,天地清和,心自偏远。“2015镜头里的中国·腾龙行-探寻‘非遗’之路”将借长风万里,和着南音一曲,带你重温中古时代的格高调古!泉州晋江沿海礁石胡宁作品 腾龙 SP 15-30mm F/2.8泉州晋江海岸线胡宁作品 腾龙 SP 15-30mm F/2.
= 有一种声音,它如丝如缕,又如秋日的古道,弥漫着一种淡淡的乡愁。那便是南音,一种流传千年的音乐蕴含了汉晋商乐、唐大曲、法曲、燕乐、佛教音乐及宋元明以来的词曲音乐、戏曲音乐,保留了唐宋古典曲牌,有着浓厚的中原古乐遗风。南音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新网泉州1月22日电 “百鸟归巢,千年一朝夕”“与家国天下,同心共鸣”…除夕夜,一曲《百鸟归巢》惊艳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2023年春节联欢晚会,将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南音”融入现代音乐,唱出工尺谱与流行乐的碰撞,也唱出跨越海峡的悠悠两岸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