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讲,脾好命更长!这个朴素简单的道理老百姓都懂,不管身体好坏,只要你吃饭没问题,一般都不会有大问题,尤其年纪很大的老人,平时饭量好好的,突然有一天饭量越来越不行了,吃不动了,家人就会特别地担心。这个道理和中医上讲的,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是相同的。
脾胃好,百病消,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化生之源,脾胃好了,气血充盈,五脏调和,人就不容易生病。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加班熬夜和精神压力大,令人身心疲惫,吃饭没食欲,生物钟紊乱,日久会导致人体内分泌失调,脾胃消化吸收功能变弱,加上嗜食生冷、经常在空调环境下工作生活,运动量小,使得人体阳气受损,中阳不足,阳虚则寒,脾胃功能动力不足,使得脾胃虚寒的人群越来越多。
小建中汤证是中医经典方剂小建中汤所主治的一系列证候,以下是相关介绍:概念及出处。多因外感病后,或素体中虚,又复感寒邪,或劳倦过度等,导致中焦脾胃阳气亏虚,气血生化不足,进而影响到肝脾之间的协调关系,出现土虚木乘之象。
《伤寒论》第100条:“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先与小建中汤,不差者,小柴胡汤之。”《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篇》:“虚劳里急,悸,衄,腹中痛,梦失精,四肢痉挛,手足烦热,咽干口燥,小建中汤主之。”
脾好,命就好,脾虚,命就虚,今天分享一个张仲景的健脾保命方,温中补虚,健脾益气。张仲景在东汉末年行医的时候,发现很多人都有这些表现:肚子疼,发冷,如果有温暖的东西揉一揉按一按,会好一点,浑身没劲,不想吃东西,不想动,有时候还会心慌,脸上没什么血色,便秘和拉肚子交替等等。
今天给大家讲讲小建中汤。中成药小建中颗粒、小建中合剂。小建中汤出自大名鼎鼎的《伤寒论》,而且涉及的条文还不少,《金匮要略》中也有提及。其中提到最多的就是“腹中痛”。建中指的是中焦,中焦说白了就是脾胃,要把脾胃的功能建立强化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