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新林在安化老县城梅城南二十多里处,有个叫梅家洞的村子。这里三面环山,梅溪水从百多丈高的悬崖缝隙中倾泻而下,穿过蜿蜒的峡谷,在苏丰塅与桂枝岩溶洞冒出来的一股清泉汇合,经田心、大木溪、道观坪而直奔洢水河。在晋代以前,这里是一个人迹罕至的大峡谷,没有村庄,也不叫梅家洞。
侗族(侗语:Gaeml),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民族语言为侗语,信仰多神。侗族先民在先秦以前的文献中被称为“黔首”,一般认为侗族是从古代百越的一支发展而来。侗族主要从事农业,农业以种植水稻为主,种植水稻已有悠久的历史。侗族地区的万山丛岭中夹杂着许多当地称为“坝子”的盆地。
■ 海南日报记者 刘晓惠在第二十届文博会海南展馆,各式民族艺术品、特色美食和非遗记忆表演琳琅满目,似乎每一个角落都是一扇通向过去与未来的窗口。漫步展区,一件件独特的工艺品,犹如一颗颗璀璨明珠,让你在时光长河中,触摸历史印记。
在20世纪初的广东省,有一个小村庄名叫梅村。这个村庄宁静而祥和,居民们过着平凡而安详的生活。然而,一场不幸的事件改变了这个村庄的命运,给村民们带来了巨大的伤害和痛苦。这个事件的主角是村庄的守护神黄大仙。黄大仙是一个传说中的仙人,他被村民们奉为保护者和神灵。
(三)民族文化融合悠远2012年底,南海网一则寻求翻译的消息引起大家的关注。要翻译的是1938年美国《国家》地理杂志一篇“深入海南‘大结’黎”的文章。里面声情并茂地描写了1937年探索海南的情况。第406页该文章的照片和文字描写了当时一个黎族山村的信仰情况。
8月9日,CCTV—9六集系列纪录片《大运河之歌》首播,全景展现这条世界上建造时间较早、使用历史最久、空间跨度最大的人工运河。第一集就出现了苏南的伯渎河(又称泰伯渎),那么伯渎河是何时开凿?又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呢?“泰伯奔吴”的故事为很多人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