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玉溪网】在春节来临之际,玉溪市博物馆立足馆藏资源,策划推出“消失的脚印——云南恐龙足迹化石科普展”“锡艺春秋——个旧市博物馆藏品巡回交流展”“你好,瓦猫!——王子强、李萍瓦猫作品艺术展”三个临时展览,让观众感受浓烈多彩的节日氛围。展厅一角。
记者获悉,自3月24日起,玉溪市博物馆、聂耳纪念馆将在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有序恢复开放。据悉,玉溪市博物馆、聂耳纪念馆开放时间为每周二至周日9:00至17:00,每周一闭馆;为避免人流过于密集,在疫情防控期间,两馆将采取参观限流措施,每日总接待观众量不超过500人次;入馆
来源:【玉溪日报-玉溪网】8月8日,经过精心修复与扩建的玉溪窑址博物馆正式开馆,这座承载着玉溪乃至云南陶瓷文化辉煌历史的博物馆掩映在青山绿水间,成为我市又一处文旅新地标。发现于1960年的玉溪古窑遗址,经考古判明发源于元末明初,至今约有600年历史。
来源:【玉溪日报-玉溪网】学生参观博物馆,体验和感悟玉溪文化遗产魅力。5月18日,在“国际博物馆日”来临之际,玉溪市博物馆依托其丰富的馆藏资源,在线上、线下举办形式多样的系列活动,吸引了广大市民和游客走进博物馆,感悟地方文化魅力。
10月1日至7日,玉溪市博物馆将举办喜迎国庆系列活动,欢迎市民游客参与体验。开展云讲解之滇军名将唐淮源活动,由该馆优秀讲解员拍摄视频,带领观众线上参观“红色记忆——玉溪革命斗争史展”,了解玉溪籍将军唐淮源的故事。
在红塔区瓦窑村,有一座云南发现最早、科学考古发掘最早的古代瓷窑——玉溪窑址。在经过一场全新的科技“洗礼”后,里面尘封的文物宝藏“活”了起来,摇身一变为玉溪窑址博物馆,自8月8日开馆至今,每天将近有300余人到此打卡。
在玉溪市红塔区瓦窑村,有一座云南发现最早,也是科学考古发掘最早的古代瓷窑——玉溪窑址。曾经,这座古窑遗址只是收藏和研究文物的地方;时至今日,当科技“触碰”到灿烂且令人心动的文明时,那些尘封的文物宝藏似乎会“说话”,这里也摇身一变,成为了游客的打卡地。
云南民族博物馆举办系列活动。记者 胡妤雅 摄5月18日是第47个“国际博物馆日”,聚焦“博物馆、可持续性与美好生活”这一主题,我省各地文博单位纷纷举办内涵丰富、精彩纷呈的系列活动,为群众带来多样的文化体验。
今年暑期,玉溪旅游持续升温,依托抚仙湖、哀牢山等优质避暑资源,玉溪以“清凉一夏游玉溪”为主题,推出避暑旅居、暑期研学、“体育+文旅”、“音乐+文旅”等系列主题旅游产品,夏日清凉休闲之旅、奇趣研学之旅、民族民俗节日之旅、疗愈康养之旅、野生菌美食之旅等特色主题产品深受游客欢迎。
云南省玉溪市聂耳纪念馆于2009年建成,隶属玉溪市博物馆,位于玉溪市聂耳广场北侧,展厅面积2732平方米,先后被授予“云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云南省国防教育示范基地”等荣誉称号,是弘扬聂耳爱国主义精神、开展校外“思政”实践活动的重要阵地。
陶器、金器、纺织品、木乃伊,在云南省博物馆,“再见印加——秘鲁安第斯文明特展”集中展出秘鲁14家博物馆收藏的168件(组)秘鲁国宝;同样在省博,“云南世界文化遗产——景迈山:共生与传承”系列主题展,通过200余件古茶树标本、民族服饰、生产生活用具等展品,全面展示全球首个茶主题世界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今年“5·18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是“博物馆、可持续性与美好生活”,武汉市主会场活动“镇馆之宝馆长说 英雄武汉续华章”——2023年武汉“5·18国际博物馆日”宣传活动暨“镇馆之宝·馆长说”启动仪式将于当天在武汉博物馆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