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是“世界慢阻肺日”今年的主题为“肺系生命、刻不容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是一种以进行性气流受限为特征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患者主要症状为咳嗽、咳痰和进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难。慢阻肺是可以预防、治疗的慢性气道疾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是一种肺部常见的疾病,它的主要特点是气流受限和呼吸困难。慢阻肺的病因大多数是由于患者吸烟或者接触空气中有污染的颗粒,长期暴露在这样的空气中会令到肺部产生炎症、气道收缩以及产生肺功能下降。
慢阻肺,全称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英文简称COPD。从名称可知它的病位、病因、病程:病位:肺部,人体呼吸重要器官。病因:阻塞,呼吸道不畅。病程:慢性,目前不可治愈。仅通过名称,人们容易与感冒、鼻塞、咯痰等问题联系起来,其实是严重低估了慢阻肺的凶悍。
慢阻肺实际上是一种十分严重的疾病,并且治疗周期相对较长,因此许多慢阻肺患者可能会感到担心,担心无法有效治愈这一病症,以及对正常的生活产生不利影响。慢阻肺是否会缩短患者的寿命呢?慢阻肺无疑对患者的寿命产生一定影响。
每到秋冬季,去医院就诊的咳、喘、“透不过气”的患者明显多起来。其中就有老百姓口中常说的“老慢支”“老慢喘”“肺气肿”,即慢性阻塞性肺病,简称“慢阻肺”。这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主要影响气道和肺部,导致呼吸困难。如何早发现慢阻肺?哪些群体需高度警惕?多位专家就此进行了解答。
【来源:滨州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 ),简称"慢阻肺",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以持续气流受限为特征。慢阻肺虽然无法完全治愈,但是可防可治,各位慢阻肺患友应遵循医嘱、坚持长期规范治疗,并且坚持定期复诊,以尽可能减少疾病复发。
肺病二科负责人、主治医师 郎丽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是一种常见的以持续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冬春季比较多发,与寒冷有一定相关性。慢阻肺并不是单一的疾病,而是导致肺部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的慢性肺部疾病的总称。
慢阻肺病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的特点,是加重全球经济负担的第五大慢性疾病,也是威胁人们生命健康的第三大死亡原因。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慢阻肺患病人数持续增多,已成为继心血管病、脑血管病和糖尿病之后,影响老年人健康的 “第四杀手”。什么是慢阻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