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国家疾控局等11个部门制定了《加快实现消除血吸虫病目标行动方案》提出。6月29日,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所长、研究员刘阳在接受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采访时指出,血吸虫是一种可感染人和牛、羊、猪等多种哺乳动物的寄生虫。
“连续30多年,广东未再发现本地新感染的血吸虫病病例。”4月22日,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以下简称“广东省疾控中心寄防所”)主任医师黄少玉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广东省持续30多年“无”本地新感染病例或病畜,巩固了血防成果。
但在上世纪50年代初,血吸虫病曾在上海郊县肆虐,因其死亡率高,是一种让人闻之色变的传染病。作为在这场血吸虫病防疫攻坚战中长达40年的亲历者,上海市爱卫办原副主任潘汉鼎讲述了上海消灭血吸虫病历经的历史阶段,回顾那段艰苦卓绝的防疫岁月。
“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毛泽东主席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写就的著名诗词《送瘟神》,形象地描述了当时神州大地上,苗蛊盛行,传染病多发,瘟神来袭,千村万户都受到袭扰,以至于病死无算,万户空巷的凄惨景况。“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借问瘟君与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
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发生了一场由血吸虫引起的旷日持久的大瘟疫——血吸虫病,成为威胁人民生命健康和国家建设的巨大 “瘟神”。血吸虫病是一种由血吸虫寄生于人体所引起的疾病,俗称 “大肚子病”。患者往往身体异常消瘦、极度虚弱,却挺着大肚子,无法正常地生活和劳动,严重感染者会造成死亡。
1969年底,毛主席、周总理对血防工作作了重要指示,1970年党中央发了2号文件,我县各级党委,通过总结前两个阶段的经验教训,看到我县重疫区因血吸虫病严重影响生产,威胁健康,广大疫区想改变面貌没有人,,想发展生产没有钱的严重困难局面,极大地影响全县农业生产的发展,因而决心采取加强党对血防工作的领导;
1978年中共中央〔1978〕7号文件要求:“党委切实加强对血防工作的领导,充分发动群众,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采取综合措施,做出显著成效,为早日实现毛主席《送瘟神》的遗愿,为把我国建成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而奋斗”!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6月20日讯近日,武汉市进入梅雨季节,是血吸虫病的易感季节,武汉市疾控中心血吸虫病与地方病防制所全员投入到血吸虫病传播风险监测评估和汛期血吸虫病防控工作中。徐明星讲述40年血防故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始终高度重视传染病防治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专业机构与群众相结合的方针,注重改善环境卫生条件,显著降低了传染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极大程度减少了疾病负担,大幅提高了人群期望寿命和健康水平,为促进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