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计运费可以随便退货的时代可能要过去了。在“仅退款”引发行业争议之后,近日有媒体探访发现,不少消费者的“运费险”权益被平台取消,不少过去为消费者赠送“运费险”权益的商家,也开始悄悄大规模关闭了这项服务。运费险被商家大规模关闭,是电商行业里退货话题的延续。
央广网北京6月26日消息(总台中国之声记者任梦岩)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为了让消费者下单时更放心,有时候电商平台的卖家会给消费者赠送“运费险”,退货时,就可以由保险公司来承担运费。
今天看到一位网友对网购运费险的吐槽:“今天看到一件羽绒服,拍下的价格是598,等我付完款又弹出来一件一模一样的,只需要368,于是我两件都拍了下来,准备收到后比较一下哪件质量好就留下哪件,但等我付完款后发现这个368的没有运费险。
“退货运费险初衷是为缓解网购过程中因退换货而产生运费纠纷,提升消费者购物体验,本身是个好事儿。正值6·18电商大促销活动期间,女装品牌茵曼母公司广州汇美时尚集团创始人方建华近日在其个人公众号上发表的《呼吁有关部门介入打击“强制运费险”》使得运费险再次受到关注。
今年的双十一来的格外早,不仅如此,还能过两次,俗称双截棍。网络购物就跟网恋面基一样,没见到面前,你永远不知道即将到来的是美好还是刺激,所以万一“实物与预期差别过大”,那该退货还是得退货,为了补偿退货运费损失,所以运费险就出生了,运费险刚开始出来的时候还挺良心的,基本只要几毛钱,随着保单数量的飞涨,这个运费险越来越坑爹了,有时还能出现保费10块,保额10块的奇葩事。
“不买就不让参加活动,我们小商家哪里有选择。”在某电商平台经营家用梯生意的杨先生谈到运费险时,对记者无奈地说。2010年诞生于网购平台的运费险,初衷本是为了减少网购过程中因退换货而产生的运费纠纷,提升消费者购物体验。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双十二大促刚过,就有消费者发现,许多线上商家取消了运费险。对消费者而言,网上购物时摸不着实物、看不到效果,没有运费险意味着试错成本变高了,甚至会降低购物的欲望。但有人利用运费险“薅羊毛”、商品退换率过高等问题,确实让商家叫苦不迭。
经常网购的消费者对运费险一定不陌生,如果收到的商品不满意,有运费险的商品,退货的运费由保险公司支付。但经过十几年的发展,运费险带来的问题也日益显现:对于商家来说,退货率提高无形中增加了运营成本;对保险公司来说,赔付率高,还有被骗保的风险。
退货运费险已逐渐成为直播电商推销商品的重要承诺有些还与免费试用挂钩但是运费险的赔付标准是什么?超重的部分该如何计算?上海消费者陈女士日前向《中国消费者报》记者反映,她在某电商直播间里挑选了一款相架,当时主播承诺不满意可以无理由退货,且有退货运费险。
经常网购的消费者对“退货险”或者“运费险”一定不陌生。如果收到的商品并不满意,要申请退货时,有“运费险”的商品,退货的运费由保险公司支付,商家提供“运费险”在很大程度上有效提升了下单概率。近日,不少消费者发现,自己的“运费险”权益被平台取消,一些商家也开始关闭这项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