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经辨证以脏腑经络为物质基础,把外感疾病所致的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等各种复杂证候,以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六经病证的形式反映出来,为临床外感病证的辨证论治、遣药组方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大多数医家都让其归于太阳病,我一开始也是觉得就是发热当然是太阳病了,后来随着理论知识的更加细化以及临床上的思考,我现在更趋向胡希恕胡老的见解,这个就是一个单独的疾病,像酒客病一样,是与太阳病同级分类的疾病,而不是伤寒证,中风证,因为仲景在行文的时候只要是病这个分级下的都是证,而非单独列为病,反之单独列为病的就是一个独立的疾病体系。
什么是病的基础问题已经解决,现在不绕圈子了,再问一句,太阳病是怎么回事?至者为阳,去者为阴,人生于天地间,能量得自于外,太阳经接收的是来自太阳的能量,时空点是正午巳午未的太阳阳气,如果寒气占据了这个时空点,那么就是天地阴阳发病。
感冒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几乎每个人都曾经历过。寒邪致病为伤寒,在《伤寒论》六经辨证中,寒邪首先从太阳经入侵而致病,出现畏寒发热、怕风出汗、头痛身痛颈痛、咳嗽、恶心呕吐等症状,这些症状和我们现代所说的风寒感冒是一样的。
我们开始讲第二条条文: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发热,这个发热并不是发烧,这一点是必须要搞明白,发热是古人的一种自我感觉,我们知道现在有体温计,37度2之内是正常,37度2以上就是发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