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外卖变质?十倍赔偿(主题)越秀法院发布多起消费者维权典型案例(副题)广州日报讯(全媒体记者 章程 通讯员 越法宣)昨日,广州越秀法院发布多起消费者维权典型案例,以案说法,提醒大家若踩到“消费坑”,如何借用法律武器维护合法权益。
“包子里吃出蓝色塑料”“餐品与实物不符”“饭菜里出现头发”“菜品洒漏严重”……伴随网络经济高速发展,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问题,却成为不少市民外卖点餐的烦恼。连日来,3·15晚报维权联盟热线电话响个不停,不少市民致电咨询,如果在外卖点餐中遇到消费纠纷,该如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潮新闻客户端 评论员 朱浙萍图源:视觉中国“一包烟免费教如何退”“某外卖平台赔付直接教”……据北京青年报报道,近日一些社交平台上竟在售卖恶意“外卖赔付”的相关教程。不法分子以收费50到300元的价格,公然教授他人如何虚构在外卖中吃到异物,借此向商家进行投诉并索要赔偿。
来源:中国经济网新闻背景:近日,不少网友反映在社交平台中发现有人售卖恶意“外卖赔付”的相关教程。调查发现,不法分子收取费用教授他人如何虚构在外卖中吃到异物,并以此为由向商家投诉索要赔偿。有外卖平台称,已成立恶意索赔治理小组,正在配合警方完成多起案件的处理工作。
轻点手机,美食即达尽管外卖让消费者线上购买美食变得简单便捷但隐藏其中的“幽灵外卖”以及食品安全问题却不容忽视那么消费者遭遇外卖变质、丢失等情况时应该如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呢?↓↓↓外卖变质,消费者如何维权?
在餐厅用餐遭遇食品安全问题,可以要求商家十倍赔偿,这本是法律赋予消费者的权利,没想到却让不法分子动了歪心思。近日,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法院对一起假借维权之名行“碰瓷”之实的食品安全案作出判决,以诈骗罪判处被告人小玲有期徒刑六个月,缓刑一年,并处罚金3000元。
“某外卖平台赔付直接教”“一包烟免费教如何退”……据报道,在社交平台上,有人售卖恶意“外卖赔付”教程。不法分子以50到300元的价格,教授他人如何虚构在外卖中吃到异物,借机向商家索赔。某贴吧累计发布的“外卖赔付”教程超过6000篇,还有专门的“赔付群”。
买到变质、过期的月饼等食物时,应第一时间与商家沟通,展示证据、反映问题,要求商家或者生产厂家支付变质食物的价款、赔偿金。根据《食品安全法》的规定,消费者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要求经营者支付价款十倍或者损失三倍的赔偿金;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一千元的,可以要求其支付一千元。
原标题:遭遇“问题外卖”,消费者该如何维权?江苏省消保委发布“外卖维权指南”今年人民网发布的《3·15消费维权数据报告》显示,“外卖送餐食安问题多”已成为消费者投诉数量激增的新问题。8月央视新闻曝光了“幽灵外卖”。
央视新闻近日调查揭露了外卖平台上存在的“幽灵外卖”窝点:它们藏匿于城市的各个角落,没有正规的营业执照、环境恶劣,该事件一经报道就引发了网友的关注。一份外卖经过平台点单、商家制作、外卖小哥配送等一系列流程送达消费者手中时,隐藏着法律风险。